第(3/3)頁 錦衣衛(wèi),六扇門以及護龍山莊的人,會扮演成江湖人的樣子。 在趙敏派人過來試探的時候,他們會裝作武功低微的樣子,以此讓趙敏他們認為,江湖人都是一群烏合之眾。 同時,還會裝作內(nèi)斗,不統(tǒng)一,故意迷惑趙敏他們。 讓他們以為江湖人與朝廷之間的關(guān)系不好。 而另外的,則是將突襲的那波人全部留下。 假裝以為蒙古真的派大軍來了,將計就計的派出更多的人,將這些人全部圍剿。 至少能多殺些蒙古士兵,減少自己軍隊的死亡。 …… 夜。 軍營里一片平靜。 巡邏的士兵,在每個帳篷邊穿梭巡邏。 葉長安與張三豐站在一棵高大的樹上,從高處望著下面的軍營。 明亮高掛的圓月,將二人的影子拉的很長。 “張真人,你說這仗要打多久?” 葉長安對一旁的張三豐問道。 張三豐沉吟片刻,搖了搖頭: “嗯……說不好。” “這仗一旦打起來,想要收,就不是那么簡單咯!” “我幼時曾在南宋王朝。” “準確的說,那時候還不叫南宋王朝,而叫大宋王朝。” “遼國,金國,契丹國這三國同時進攻大宋王朝。” “三國吞并了大宋王朝許多的疆土,還將大宋王朝分為了如今的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 “你知道這一仗打了多久嗎?” 葉長安搖頭表示不知道。 他本就是穿越的,對于這個世界發(fā)生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但是知道的不多。 “一年。” “就用了一年的時間,曾經(jīng)中原王朝最為富有的大宋王朝,被三個異族國家分為了南宋和北宋。” “同時,還被他們蠶食了不少的城池過去!” 張三豐說起來,語氣里都帶著唏噓。 那時候的他還很年輕。 聽聞大宋有難,心里懷著一腔熱血,準備前去一同抵抗異族大軍。 可師傅卻以他武學低微為理由,讓他晚點再去。 可一年過后,當師傅準許他去的時候,卻得知大宋王朝已經(jīng)沒了。 有的只是現(xiàn)如今的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 張三豐以及張三豐的師傅都沒有想到,碩大且富有的一個大宋王朝,竟然在一年內(nèi)就被覆滅。 說出去,也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后來張三豐從其他人口中打聽到,大宋王朝之所以覆滅那么快,是因為大宋王朝朝廷本就無心應(yīng)戰(zhàn)。 堅持了一年后,實在不想繼續(xù)打了,遂向契丹,遼國,金國遞交了“和議”書。 “和議”書的內(nèi)容,契丹三國為了大宋王朝的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王朝。 三國從此會與北宋和南宋兩國開通貿(mào)易往來。 為了大家的發(fā)展,契丹三國向北宋和南宋稱臣。 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需要每年送給契丹三國銀、絹、茶葉等“歲賜”。 這份“和議”書,對于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來說十分的不平等。 但是,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卻欣然的接受了。 對于他們來說,只要不打仗,能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么的問題。 這份“和議”書,很快傳遍了九州大陸。 各個中原王朝得知后,都以這份“和議”書為恥。 以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這樣的行徑為恥! 更是許多大宋王朝的老百姓得知這份“和議”書后,紛紛表示,他們不怕打仗不怕死,想要與契丹三國斗爭到底。 然而,“臣欲死戰(zhàn),陛下何故先降?”。 朝廷的不作為,讓這件事就此了之。 好在,后來的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的君主不像先前的大宋王朝皇帝那么軟弱。 不然的話,這些年不斷侵擾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的契丹,遼國,金國等其他異族小國,得被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養(yǎng)肥。 葉長安聽完,也感覺有些唏噓。 誰能想到,能有這樣軟弱的王朝呢? “那張真人如何看待大明?” “大明會不會走大宋王朝的老路呢?” 張三豐笑著看著葉長安,道: “這個問題,你心里應(yīng)該比我還清楚。” 葉長安笑了笑,目光看向了遠處。 “他們來了。” 張三豐順著葉長安的目光看了過去,只見遠處點點星光朝著大明軍營這邊快速的移動。 “今晚有好戲看咯!” 陸小鳳的聲音,忽然間穿進了葉長安和張三豐的耳朵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