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只是一個猜想,洪七公沒敢告訴宋孝宗,是怕宋孝宗承受不了。 宋孝宗聞言,怒拍了一下面前的書桌。 “欺人太甚!” “它異族王朝竟妄想顛覆我中原王朝!” “既然要戰,那朕就陪他們戰到底!” 宋孝宗到底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后代。 趙匡胤自己就是武將出身,而作為趙匡胤的后代,身上有血性也是正常的。 “朕聽聞那大明王朝皇帝朱厚照御駕親征!” “他都能御駕親征,朕又如何不能?!” 宋孝宗眼神兇狠。 洪七公見他這副模樣,心里甚是欣慰。 已經很久沒有在宋朝皇帝身上,看到這樣的血性了。 靖康之恥讓天下百姓對宋朝皇帝寒了心。 后又經岳飛將軍一事,使百姓更加的厭惡宋朝的皇帝。 洪七公來之前,就怕宋孝宗會像之前宋朝皇帝那般畏縮。 然后,同異族王朝簽下那些不平等的條約。 好在宋孝宗沒有讓他失望。 既然宋孝宗都不怕,那他這個老叫花就應該好好的協助于他。 “陛下,江湖上的英雄豪杰得知蒙古大軍南下后,各個也都紛紛表示要北上。” “由于人數較多,我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 洪七公擔心的是,這么多江湖人一同北上,會使得朝廷擔心。 朝廷官員本就不喜歡江人。 這么多江湖人出現,怕是會以為江湖人趁機聯合異族人,來一個前后夾擊 所以,洪七公提前和宋孝宗說清楚。 免得到時候,兩軍還未交戰,自己這邊就先起內訌了。 “洪老爺子,洪幫主,朕理解你的意思。” “既然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有這熊熊的愛國之心,朕又怎會起疑!” “朕立馬就寫下一封圣旨,由你統領這些英雄豪杰,隨朕一同前去邊境,誅殺蒙古大軍!” 宋孝宗還算是明事理。 他不是傻子。 關鍵時刻需要的是信任。 不能再重蹈岳飛岳將軍的路了。 “多謝陛下!” 洪七公感激的抱拳感謝。 倘若沒有宋孝宗的同意,洪七公真不敢帶領自己的那些個丐幫的弟子,以及想要前往邊境的江湖人前去抵擋南下的蒙古大軍。 洪七公離開后,宋孝宗思考片刻,又換來了太監。 洋洋灑灑的寫兩封信,分別又蓋上了自己的玉璽。 “八百里加急,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去大明王朝和北宋王朝!” “一定要將信交到大明王朝皇帝朱厚照,以及北宋王朝皇帝趙禎的手里!” 太監小心翼翼的接過信件,隨即急匆匆的離開了。 之后,宋孝宗又安排了其他事宜,吩咐太子監國之后,穿上鎧甲,點好兵將,快馬加鞭的趕往了邊境。 此去兇多吉少,宋孝宗卻沒有絲毫的畏懼。 他原本可以不用御駕親征的,但隔壁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厚照都御駕親征了,自己身為南宋王朝的皇帝,難道就不行嗎? …… 北宋王朝。 作為北宋王朝的丐幫幫主郭靖,面見了宋仁宗。 宋仁宗的態度和宋孝宗一樣。 同樣的要御駕親征,同樣的寫了一封圣旨交給郭靖。 “朕此次……” 宋仁宗還沒說出自己的豪情壯志,包拯就打斷了他。 “陛下,臣有言要諫!” 宋仁宗:“……” “你先別說話!等朕說完了,你再說!” 宋仁宗不爽的說道。 “等陛下說完,臣再說就沒有意義了。” 包拯沉聲道。 “那你就別說了!” 宋仁宗知道包拯要說什么,所以剛才才會打斷他。 不理會包拯,宋仁宗看向郭靖。 “郭幫主,咱們繼續說。” 包拯也明白宋仁宗的意思,盡管宋仁宗現在不搭理他,但包拯繼續說道: “陛下,臣知道此次蒙古大軍違反兩國之間的條約實屬讓人難以接受。”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切不可與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厚照一般御駕親征!” 宋仁宗聞言,一拍桌子,怒道: “怎么!朱厚照可以!朕就不行?” “他朱厚照連個兒子都沒有,他怎么可以就御駕親征?” “朕好歹還有兒子!” “就算朕戰死沙場,還有人能夠繼承朕的皇位!” “他朱厚照死了,可就沒有兒子能夠繼承皇位!” “他都不怕沒人繼承皇位,朕還會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