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是可控核聚變啊。” “真·可控核聚變元年!”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只要康總愿意帶我飛,做只雞我也愿意啊。” “犬的位置麻煩留給我!” “……” 就在網絡上的網友對此議論紛紛的時候,大會現場的人也都緩緩地停下了雙手。 雖然他們都有種強烈的討論沖動,但受到現場莊重的氛圍影響,沒人真會在這個時候發出異議。 按理來說,在公布完一個獎項的獲獎者后,就是上臺領獎了,但沒想到老人的聲音卻再次響了起來。 “人類對自然界的好奇,不斷驅使著我們探索著未知的世界,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里……” 聽到這段話后,大家頓時都愣住了。 竟然還有? 今年竟然破天荒地,要頒發三個高科學技術獎! 高! 實在是高! 就連康馳也忍不住暗暗地給領導點了個贊。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墨守成規,權衡各方,一碗水端平也是要有魄力的。 而從這段開場詞也不難猜出,這肯定是要給航天航空研究領域的。 原本以為和今年高科學技術獎已經無緣的航天大佬們,此刻都忍不住有些緊張了起來,正襟危坐地豎起耳朵繼續聽了下去…… “……月球是人類走向深空的首道門檻,研究月球還有助于解開諸多困擾人類本身的謎團,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地外是否存在生命……” “多年以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的嫦娥探月工程,極大地推動了國家在航天遙測、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取得了諸多舉世矚目的成果,深刻詮釋了探月對于奠基人類未來的重要意義。 “第三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者是:華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李新強院士!” 現場頓時掌聲雷動,尤其是來自航天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都給這位華國航天工業的主要頂梁柱,獻上了最熱烈的掌聲。 隨著三個獲獎者的公布,現場終于響起了熟悉的頒獎音樂。 三位獲獎者在一片片的掌聲中,按照名單的公布順序緩緩地走上頒獎臺。 從老人的手中接過鮮紅色的證書后,康馳立即一臉鄭重地道了句謝。 “應該是國家謝謝你,感謝你為國家富強,為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聽到這句話后,康馳不禁感到心跳加速,熱血噴張,整個人精神都有點恍恍惚惚的…… 當臺下再次響起掌聲的時候,康馳忍不住放眼看去,看到那無數雙充滿激動和希望的眼神,都在此刻匯聚在了他的臉上。 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把他整個人都裹了進去。 當這道滿足感逐漸褪去后,剩下的,則是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個以前覺得多少有些遙遠的口號,就在此時此刻,在空間和時間的兩個尺度上,都好像和他拉近了距離,變得不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 合影留念之后,康馳就拿著證書回到了剛剛的位置,同時在也和鐘維堅進行了一次眼神交流,從他的眼神和拘謹的站姿不難看出,這位年齡比他大一倍的老學者,這時候反而比他還緊張…… 或者說,鐘維堅拿這個獎,在心理上是有很大負擔的。 于是康馳回來后,忍不住在他的耳邊低聲說了句:“其實您不用有這么大的負擔,領導剛剛說的一點也沒錯,你們以前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金烏一號成功點火的關鍵,要不是你們的資料,我一個人摸索得搞到猴年馬月去?而且在等離子注射器的制造上面,您也是功不可沒的。” 聽完康馳的話后,鐘維堅的心理負擔頓時就小了不少,在感激地對康馳點了點頭后,才挺起胸膛走到了老人身邊…… 在鐘維堅領獎的時候,康馳又把視線放在了李新強身上,微笑著對他點了點頭。 對于這位航天領域的大佬,康馳也是早有耳聞,他的孫子李晨,和康馳也算是老朋友了,這會正好成了兩人展開初次溝通的話題。 “李晨現在怎么樣了?”康馳主動搭話道,“已經畢業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