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面對杜克的‘威逼利誘’,能源局的哈德利卻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抱歉,我們不可能因為一個華國人說了幾句話,就輕易決定投資方向……” 杜克聽后頓時臉色微變。 “你們不相信他?” “對,他只是耍了耍嘴皮子,就讓國花了十多億美元撿起了這個燙手山芋,我們可不想重蹈覆轍。” “……” 杜克頓時就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站在他的角度來看,肯定是非常看好磁化靶路線的, 不然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家當,全都投入到通用聚變, 因此在看完康馳的視頻后,他終于有了種‘吾道不孤’、‘此乃正道’感覺。 但他忽略了,因為康馳曾經耍過老,導致‘國際信譽坍塌’,大家都怕又被他給忽悠了…… 這其實也是當初蔡耀斌,讓康馳忽悠老美的目的之一。 有了那次的教訓,哪怕康馳從事的研究方向被暴露了,對方也會瞻前顧后,不敢輕易跟進。 杜克又嘗試磨了半天,但哈德利始終油米不進,氣得杜克忍不住怒道“用華國人的話來說,你們這是因噎廢食!我保證你們會后悔的!” “或許吧。”哈德利嘆了口氣,“其實我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當然是希望之前的投入能有所回報。” “但這件事并不是我一個人能做決定的,或許你應該祈禱那天早點到來,到時候肯定有大把人搶著投資你們。” “不用等那一天。”杜克一臉不岔地說道,“我現在去國肯定有大把人搶著投資。” “那只能祝你好運了。” …… 接下來的幾天,杜克果然到國跑了一圈,但除了通用聚變的老股東亞馬遜之外,其它公司對此完全不感興趣。 主要是nif一直以來的坎坷,讓整個國上下都對可控核聚變行業的前景非常悲觀。 回顧nif的點火之路,只有兩個詞能形容 失敗和質疑。 根據《nature》的報道,nif項目因為耗資巨大、進度與開支嚴重超標、收效甚微而飽受質疑。 整個項目屢屢受挫,多次面臨生存危機。 一開始nif屬于軍事項目,是用來研究氫彈的,整個項目97年開工09年建成,耗時足足12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