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五月份初步提名后,經過了五個月的遴選,備受各界矚目的華國2025年院士增選,也終于進入了尾聲。 第二輪評選結束后,最終的候選人名單終于定了下來,隨后工程院和科學院就開始籌備起了院士大會,準備進行最終的投票選舉。 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泰山北斗們,也都開始齊聚燕京。 康馳自然毫無意外的,進入了最終的候選者名單。 在西部交接完裝備和資料后,他立即就接到了兩院的通知,邀請他以最終候選者的身份,參加今年的院士大會。 工程院這邊倒也還好,以康馳目前的成果,絕對沒人不服氣的。 但科學院這邊也有人對他提名了,倒是讓他稍微有些意外。 如果量子通訊芯片的事情公布出來,評上科學院院士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消息這不是還封鎖著嘛? 不過轉念一想,很多工程學方面的成果,其實也是理論上的突破, 比如采油蟲的電解法、鈉電池固態硫化電解質的制備法、超強釹磁鐵、t1200炭纖維復合材料等等技術, 都是有著全新的理論支持。 這么多的成果積累起來,哪怕沒有證明貝爾不等式成立,也完全有資格評個科學院院士了! 聽到康馳說要先去趟燕京,讓他們先回去,嚴輝和方強等人頓時猜到了原因。 畢竟兩年一次的院士大會,哪怕和自己沒關系,作為學術界的人,肯定多少也會關注一下…… “康總,你這是要去評院士了!?” “啊這……提前恭喜康總了!” “是工程院還是科學院?” “你這不廢話么,必須是兩院啊!沒聽到兩個電話么?” “31歲的兩院院士……臥槽,康總牛逼大了!” “……” 研究員們紛紛激動地向康馳道喜, 表情除了興奮,更多的, 其實還是羨慕…… 畢竟這可是華國最高學術地位的官方認證啊! 而且康馳如果以31歲的年齡當選,那就把院士當選的最年輕記錄,變小了7歲。 怎一個牛逼了得! 面對大家毫不吝嗇的恭維,康馳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還沒出結果呢,誰知道能不能評得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