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可控核聚變這東西的重要性,根本不用康馳做任何解釋。 能源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基石,是一切動力的來源,更是工業的命脈。 沒有能源,人類分分鐘就得倒退到農耕文明。 回顧人類的三次工業革命,三次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都和能源獲取方式、能源利用方式的改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現有的能源體系,其實早就有些不堪重負了, 為了緩解能源問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人類可謂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從木材到煤炭,從石油到太陽能,從燃油車到新能源…… 人類為了能多開一點源,多節一點流,所展開的每一項科研、基建項目,頒布的每一條政策,往往都需要付出相當巨大的成本。 而從核裂變發電,到核聚變發電,則是全球各界目前最給予厚望的能源開源項目。 毫不夸張地說,誰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誰就真正掌握了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這把鑰匙,打開的將是人類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門的背后,除了生產力的徹底解放,對地球各種資源開發能力質的突破,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甚至還包含了星辰大海! 這把鑰匙,其實華國已經隱約摸出了形狀, 23年4月12日,中科院廬州等離子研究所的全超導托卡馬特核聚變試驗裝置(eat),已經成功實現了高約束模式下,等離子體穩態運行403秒, 這比17年的101秒,多了差不多四倍! 在全球核聚變實驗裝置中,eat的表現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真·遙遙領先! 因此哪怕是外國學術界,也普遍認為eat將會是世界上第一個能長時間穩定運行的、q值能達到1的托卡馬克裝置。 但即便如此,距離可控核聚變真正商業化,也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目前的保守估計,也是在2050年以后。 而限制可控核聚變商業落地的,除了穩定運行的時長,更大的問題,其實是這個q值。 q值的意思,就是一個裝置輸出的能量,和消耗能量的比值乘以角頻率。 當q值為1時,意味著這個裝置消耗的能量,和輸出的能量是一樣的, 小于1時,則代表這玩意就是個耗電大戶, 更別指望它能發電了…… 因此很多悲觀人士都認為,可控核聚變裝置的這個q值,只能做到無限接近于1, 約束等離子體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永遠大于它輸出的能量, 人造太陽就像永動機一樣不現實, 它無法成為能源獲取方式的終極答案。 雖然老人在這件事上屬于樂觀主義,但再怎么樂觀,也肯定會擔心這真是個死胡同。 畢竟研究這玩意,可燒錢了。 萬一打了水漂,還是非常肉疼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