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量子計算機,是b的“魚鷹”(ospre)。 而它擁有的量子比特,也不過只有433個。 到目前為止,各國在量子計算機的科技競爭中,量子比特一直都是以十幾,幾十的數字在你追我趕。 不過,可別小看了這幾百個量子比特。 潘堅為他們搞出來的‘九章三號’光量子計算機,雖然只有255量子比特, 但它在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所能處理的最高復雜度的樣本,需要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前沿”超算(fronter)運算二百億年以上。 而‘前沿’,已經是目前世界上,運算速度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了。 當然,拿量子計算機強項,和傳統超算的弱項來比較,多少有點欺負人和降維打擊了。 而且目前量子計算機,只能求解特定的問題,暫時不具備通用性,急需研發一套基于量子算法的量子計算系統, 但這套系統應該怎么搞,大家心里都還沒個滴,都還在探索。 但不管怎么說,量子計算機確實展現出了相當大的潛力,屬于非常尖端,且舉步維艱的研發領域。 結果今天潘堅為突然說,他們可以從255個比特量子,突然就上升到上千萬,甚至上億的級別…… 這已經是現場與會者,不知道第幾次像是在做夢一樣了。 “不過我認為對于目前的量子計算機研究來說,過高的量子比特,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大家都還在思考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時,潘堅為緊接著又解釋道,“這只是我們目前的技術上限,但太多的量子比特,反而有點性能過剩,增加我們對量子計算系統的研發難度……所以我們可能會先從萬級開始做起?!? “和大家匯報我們研發的目的,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我們其實已經有了遠超他國的技術儲備,這其實也等于我們在真正的人工智能上,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先發優勢……” “這時候,我反倒和康馳博士一樣,對人工智能如果過快出現在我們的世界,懷有一定的戒備和擔憂。” “我們真的準備好了,迎接人工智能的出現嗎?” “一個真正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并且可以自我學習完善升級的新生命,真的是我們能夠控制住的嗎?” “如果人工智能失控了,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 “我個人認為如果它真的失控,那我們的互聯網及所有聯網設備,很可能會立馬被它控制或者摧毀,甚至可能蔓延到我們的真實世界,科幻電影里的故事,完全有可能會在現實中上演。” “所以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明確的回答,以及萬無一失的預案前,我認為康博士的無人遙控路線,確實是最穩妥的?!? …… 整個技術研討會,在潘堅為這個‘專業攪局者’的出現后,突然呈現了一面倒的局勢。 他們說的流程問題,人家直接用成果要資源,無懈可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