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康馳最終選擇了技術降級,只要能造出一款具有這些功能的發動機,哪怕性能再差,只能順利點火一秒,讓系統能彈出面板就行了。 但即便如此,整個設計的過程也極其艱難,光是設計一個可以折疊縮放的外涵道套筒,康馳就用了十多天,進行了幾十次的嘗試才終于勉強搞出了個大概可行的,整個原型機的研發更是耗費了足足四十多天,而且性能嘛…… 【物品大涵道渦扇發動機】 【制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1】 【經驗0/50000】 【物品狀態完好】 【物品參數最大推力8500gf,最大反推力3500gf,6-10可變涵道比,手動變循環加力燃燒室,使用壽命1000小時】 【解析項目無解析項】 【通用經驗493464】 【精通點71(+20)】 當看到系統順利彈出的面板后,康馳欣喜之余,又難免有些小挫敗感。 一臺進氣口風扇直徑足足3米,還有這么多前沿技術的發動機,最大推力竟然只有85噸, 而且大涵道比發動機比較有優勢的上萬小時使用壽命,在他這里竟然比渦噴還低…… 只能說,航發是真的難。 關鍵是航發不像芯片,芯片知道原理后,手搓一個性能差點的集成電路難度并不大,但航發無論性能如何,首先就要解決高溫燃燒高速正常運轉的問題,更何況還要成功加入這么多功能模塊,因此起步門檻就非常高。 不過有了原型機,剩下的就好辦了。 康馳決定大膽地進行升級,直到升不動為止,軍用裝備不整點黑科技怎么行! 不止是這款發動機,以后要搞的小涵道比發動機,以及近距超高速離突防及火箭使用的旋轉爆震沖壓發動機,甚至整個無人機航母及艦載裝備集群計劃,他都準備把黑科技拉滿。 其實除了電池技術,一直以來,康馳對物品的升級都比較克制,因為是太黑的科技,肯定要對現有的工業體系升級才行,量產起來非常麻煩,成本也不一定能控制得住。 其次是解析黑科技太耗費精通點了。 最后,則是擔心前期拿出太黑的科技,容易讓人懷疑。 但通過最近的幾次試探,尤其是突然拿出來的超強碳纖維材料技術,別說是拉他去解刨了,連一句質疑都沒有,讓康馳的膽子頓時就大了很多。 或許可能也有人會在背后懷疑,但肯定不會深究,或者說,當康馳拿出來的科技別人連理解都費勁的時候,最終解釋權就已經在他手上了。 隨便忽悠幾句你都找不出問題,還怎么深究? 升級! 【通用經驗-50000】 【通用經驗-150000】 【經驗不足升級失敗,同時文明未解鎖前置376號金屬元素】 未解鎖前置376號金屬元素? 當看到第三次升級系統彈出來的面板后,康馳頓時愣了愣。 通用經驗不足這個提示倒是沒什么,兩次升級就用了20萬經驗,剩下的29萬多經驗確實沒辦法升級了,但這個前置的376號金屬元素又有點意思了…… 文明未解鎖,意思應該就是人類目前都還沒發現,根本不在元素周期表上的東西,而新元素的發現只有兩種路徑, 一種是人工合成。 一種是大自然本身就有,只不過沒被找到,或者地球上壓根就沒有,在別的星球躺著等待人類發現。 但光是一個數字編號,信息量太少了,康馳只能暫時把這件事先放一邊,仔細看起了升級后的發動機參數。 【物品大涵道渦扇發動機】 【制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3】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