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馬蒂利...你會說幾種話?” 許書行請人家找地方吃飯。 很意外,這世界里的這位,有可能原型就是歷史書上說的利瑪竇。 經過充分交流,許書行知道了,老馬他精通希臘語、拉丁文、佛羅倫薩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精通指的是聽說讀寫。 會說幾句的那就更多了。 中國這里他能說至少三種方言,打招呼聊天三分鐘絕對不尷尬的那個程度。 “英語呢?” 不會說英語...不要緊,大家以中文為中介學唄。 法語也會一點啊? 德語...什么叫德語,好吧,說說普魯士現在是什么情況,不對,你干脆跟我說歐洲吧。 怎么說呢,歐洲那邊語言也很亂,大家通用的是拉丁語,只是現在各個國家都在豎立標準國家語言,比如法蘭西和不列顛。 也就是說,老馬會的都是這個時代的語言。 “世界上為什么有這么多語言,因為巴別塔倒了。” “你還知道巴別塔?” “當然。” 老馬很想發展許書行當信徒,看這氣宇軒昂的長相很適合對外宣傳,不像自己,到哪人家都退避十米外看猴。 “你覺得學語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我覺得是敢說。” 其實不光是敢不敢說的問題,還有最重要的是說什么,許書行可不想學什么經文,但他又沒辦法讓老馬拿著這些中國事物跟他練外語。 拉丁文里有炊餅這詞嗎? 沒有! 老馬的字典里沒這玩意。 但可以解釋,從麥子,到面粉,再到發酵,再到揉捏,小劑子,蒸制,.... 所以大家邊吃邊聊嘛,從食物入手。 “我記憶力比一般人強,因為我有一套好方法。” “請說。” 老馬的方法就是把知識藏在大腦的宮殿里,許書行恍然,這方法他也聽說過。 “這跟我去的地方多有關系,見多識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