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是昨天的套路,把背過的書留下,只帶今天要背的會帶著書箱出了榮國府,然后找了另一家茶肆,在那里要些好茶點心,認真看書。 昨天問掃花有沒有皮包挎包這東西,居然說那是外頭下人才用的,簡直莫名其妙。 四書五經這玩意,怎么說呢,還是挺有意思的,至少多認點繁體字,學學怎么在沒標點的情況下斷句。 昨天看過的大學、中庸和一冊論語,他今天像是印在腦子里似的,記憶力的增長讓許書行很開心。 今天爭取看完論語和詩經。 他仔細想過,自己不太可能一直留在這里,也許哪天突然就魂歸本身,那能帶回去的只有知識和力量,也可能力量都帶不回去。 那就只剩知識了,先不說興不興趣,至少不浪費時間。 高中還是有語文,說不定自己大學還可以報個文科紅樓夢專業。 還測過什么斯坦福標準智商,測了很多次,要么九十多,要么一百三十多,醫生說可能左右腦子區別比較大,也可能是這個產生了多動癥。 現在想想,說不定就是因為這個特質讓自己能進入這世界,爽! …... 日到中天,他又換到了昨天的德賢飯莊,在那里挑了僻靜處看書,若是有人認出他來問,就拿寶二爺當借口。 不光是看書,還看社會。 現在他心里有數了,現在最小的貨幣單位就是文,也叫錢,也就是銅錢一枚,可以看作是一元。 銅錢有分開用的,也有用繩子串起來的,一千個串起來就叫一吊,一吊又相當于四串。 府里每個人都有工資,叫月例錢,至于金銀,金比銀是一比十的關系,但要看成色。 銀子換銅錢,官方定價是一兩比一千,但因為銀子成色不定,所以具體兌換比例不好說,還是要看成色。 錢莊會鑄成金錠銀錠,也叫金元寶銀元寶。一般五兩一錠或者十兩一錠。 這里的重量單位也不一樣,歷史上度量衡單位一直在變。 明代的斤呢是十六兩,所以又有半斤八兩之說。 許書行記得父親有說到,明代時一斤要比后來一斤更重一些,具體多少,好像是重96.8克。 但是日常買賣中不可能都用到整數,所以有戥子用來稱重,有夾剪用來把銀子按需要夾成小塊。 但這樣多次參與流通后就會剩下很多小碎塊,還有一些舊的、不喜歡的或者壞了的金銀首飾器皿等等,都可以熔煉后做成小錁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