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大乾京城的衛城之一,旭陽城的地理位置極佳,在中原盆地的邊緣,西面是廣武山,北面是轅江,南面是圖河,唯有通往京城的東面平坦如川。 整個中原盆地超過六十萬平方公里,正京城在廣袤的中原盆地中心,而中原盆地有三個缺口,分別建造了巨城,是正京城的最后屏障,旭陽城正是其一。 旭陽城極為龐大,雖比不上一州州城,但比起郡城要更大許多,城池面積接近三千平方公里,城墻高聳壯闊,生活了數百萬人口。 因為是進入中原盆地前往京城的三大重城之一,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旭陽城繁華無比,比起許多州城都要更甚。 曹澤占據這個軍事重城,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轅倉離轅江和旭陽城都不遠,是大乾皇朝最重要的物資囤積基地,內有無數糧食、武器、裝備,曹閥大軍尚未抵達旭陽城時,曹澤就派了先鋒部分接管了轅倉。 這是乾帝賦予他的權利,有乾帝的手信在,本就忠于乾帝的轅倉守將自然不會生出事端。 曹閥大軍抵達時,曹澤還先去轅倉視察了一番,確認其內的無數武器裝備糧食都在,他才放下心來。 視察了轅倉,曹澤便接管了旭陽城的軍政,他有乾帝手信,還是車騎將軍,即便有人心生不滿也不敢二話。 旭陽城的政務曹澤全都扔給太守,軍權則他被牢牢掌握,這方面決不能出任何差錯。 與曹澤所料差不多,旭陽城的駐守部分并不多,只有二十萬,畢竟不是戰爭時期,時刻駐扎大量軍隊每天消耗的物資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旭陽城守軍名為烈陽軍,分為三支兵種,分別是三萬重步兵、十二萬輕步兵和五萬輕騎兵,比起破懸軍還要精銳幾分。 這二十萬大軍被曹澤接收后,他的實力又增強不少。 當天,曹澤召集了曹正宇、曹元戰等五名干將商討,參與的還有旭陽城的太守朱赟、烈陽軍將領陳牧崆。 經過一番商議,曹澤做出了安排。 四十萬破懸軍和十二萬烈陽軍輕步兵駐扎在城外,于廣武山下修建大營,其三十里外便是轅江和轅倉,轅倉則由五萬大戟士鎮守,剩下五萬大戟士和八萬烈陽軍重步兵、輕騎兵都駐扎在旭陽城中的南城軍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