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車中, 待曹正宇走后,曹澤又看了看手中的情報,眼神陰冷了幾分。 他并沒有在曹正宇面前表現得那么鎮定。 根據情報記載,涼州、并州這兩州刺史各自出兵五十萬,全都是一州精銳之軍,雖比不上大戟士和裂地軍,但也差不了多少,每個士兵最低都是第二境初期。 百萬大軍! 他的六十萬大軍與之相比,綜合實力差了不少。 幸好如今的局面雖壞,卻也沒進入死局,在京城與乾帝對抗的有大將軍楚轅、燕王、徐王、鎮武王等人,其中大將軍楚轅是主力。 三王雖然覬覦乾帝的位置,但并沒有太大動干戈,還在養精蓄銳,拿大將軍當槍使,他們自己的勢力沒怎么展露。 這四位隱隱暗中結成同盟,都是想將當今乾帝趕下去,大將軍楚轅是想挾天子以令天下,三王是想自己當乾帝。 四人的終極目的是不同的,最終必定要分道揚鑣,決一勝負,這一點曹澤看得非常清楚。 但在乾帝退位前,三王都是支持楚轅的,沒有三王的支持,光靠楚轅也不敢如此放肆。 楚轅和三王都清楚各自有算計,但都不在意,最后就看誰技高一籌了。 現在三王不想暴露實力,只有楚轅一方發力,哪怕加上并涼兩州的百萬大軍,曹澤覺得還是可以操作一番。 “看來楚轅許諾了兩州刺史極大好處,不然他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等叛逆之事。”曹澤暗自沉吟。 涼州、并州位于大乾皇朝西北部,涼州在并州下方,并州與神元國這個小國接壤。 兩州民風彪悍,習武成風,又因為是邊疆,自然囤積了重兵鎮守,以防不測。 涼州地廣四千七百余里,人口七千兩百余萬,帶甲兩百四十萬,并州地廣三千五百余里,人口接近六千萬,帶甲兩百萬。 相比之下,青州地廣五千五百余里,人口九千六百萬,帶甲卻只有兩百萬,只因青州從邊疆變成了腹地。 此次兩州刺史卻將最精銳的百萬大軍抽調進京,其心可誅,目的自然是助大將軍楚轅一臂之力,偏偏兩州刺史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簡直可笑。 雖然可笑,但這無疑很有用,只是表面上有用,給了他們一個名正言順進京的借口,否則兩州刺史哪敢調集百萬大軍趕赴正京城? 想到兩州刺史,曹澤又不由想到另一個在大乾皇朝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西涼王許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