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布猶豫片刻,冷哼一聲,最終還是端起酒杯,不甘不愿的一飲而盡。 見到呂布將和解酒喝完,陶商也是立刻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這酒也喝了,我便就此告辭了。” 喝完和解酒后,呂布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不愿在這里多留,開口說道。 “溫侯慢走。” 顧如秉也沒有挽留,開口說道。 呂布看了陶商一眼,最終冷哼一聲,帶著張遼和高順拂袖而去。 等呂布走遠之后,陶商才終于滿臉感激之情的對顧如秉開口道:“多謝使君,若非使君相助,恐怕我萬難抵擋呂布,一旦廣陵被破,我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仲長不用多禮。” 顧如秉搖了搖頭,開口說道:“你我二家本是同盟,如今仲長有難,備怎能坐視不理。” “使君真乃仁義之君。” 陶商說完,然后轉頭看向太史慈,對著太史慈也是一拱手,開口道:“太史將軍箭法蓋世,不遜色于呂布,這轅門射戟之事傳出去之后,將軍恐怕立刻便名震天下了。” 見狀,太史慈也是立刻回禮,開口道:“陶使君謬贊了。” “既然如此,我也告辭了。” 陶商看向顧如秉,一拱手,然后開口說道。 顧如秉也是拱手回禮道:“慢走。” 等陶商也帶著自己的隨從離開之后,顧如秉才終于徹底松了一口氣! 在得知呂布襲破徐州,而且自己因討伐臧霸,暫時脫不了身之后,顧如秉就想到了歷史上呂布轅門射戟之事。 顧如秉之所以帶太史慈來,也就是想讓太史慈拿原本呂布的劇本,效仿呂布轅門射戟,解兩家之爭斗。 當然,如果呂布實在不入套,那顧如秉也沒有辦法,只能從泰山郡撤兵,支援徐州了。 名聲這個東西,有時候也是一個桎梏,自己和陶商互為盟友,要是自己為了泰山郡而見死不救,養了這么久的名聲恐怕立刻就會毀于一旦。 但是現如今,自己以轅門射戟,解兩家爭斗,接下來,自己就可以專心去對付臧霸了! “子義,此次成功解徐州圍困,你功不可沒。” 顧如秉收回思緒,看向太史慈,不吝贊美之詞,開口說道。 “幸得主公信任。” 經過轅門射戟之事,太史慈此時也是終于明白顧如秉最開始,恐怕就是想打的自己射戟的主意,立刻拱手,說道:“主公如此看重,慈不勝惶恐!” “正如陶商所言,今日之后,恐怕子義之名,立刻會傳遍天下。” 顧如秉開口笑道:“等此番回去,我也有重賞。” “謝主公。” 太史慈立刻拱手道謝。 顧如秉點了點頭,轉頭又看向趙云,開口道:“子龍,傳我令,休整一日,明日便起兵回泰山,此次回去,誓要一鼓作氣,攻滅泰山賊!” “是!” 趙云立刻拱手領命。 很快,第二天,顧如秉便帶著趙云和太史慈,率領五百鐵騎,離開下邳,向泰山郡折返了回去。 ………… 而另一邊。 呂布營帳之內。 “該死,竟中了大耳賊的奸計!” 呂布一拍身前桌案,滿臉怒意,開口道:“眼看廣陵不久之后便能攻破,如今難道真要罷兵不成?” 整個營帳之內,一眾文武見呂布如此盛怒,頓時一言不發,營帳之內,氣氛無比沉悶。 終于,片刻之后,曹豹終于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陶商乃無能之輩,廣陵如今唾手可得,又怎可因如此兒戲之事退兵?” “哦?” 呂布頓時看向曹豹,開口問道:“你的意思是不退兵,繼續率兵攻打陶商?” “正是。” 曹豹點了點頭,說道。 “主公,不可。” 聽到這話,張遼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既然已經和劉備有約在先,若違約背誓,恐惹天下人非議,何況此時若繼續攻打陶商,劉備必然從泰山撤兵,支援陶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