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7月11日,村中開始準備族慶 族慶第一個事就是族祭,塵氏祭祖在中元節(jié),也稱為“七月半”祭祖。 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塵氏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塵氏祭祖分為小中大型三種。 小型祭祖,是每年在村里的各家各戶人員,在家祭祀各房各脈的自己直系先祖(包括追隨者家族自己的),稱為家祭。 每五年一次,斗羅歷每逢1、6年,統一祭祀,在宗祠或廟宇祖墳祭祀家族祖先,在外的族人大都會回歸,有時也會有一些親朋好友過來觀禮,是為族祭。 每隔二十年,由塵氏嫡脈主導,塵姓的分支別脈的代表人物都會從大陸各地趕赴而來,塵家也廣邀同盟家族,武魂齊聚,共襄盛舉,名為魂祭。 塵家的這套族祭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塵家的分支別脈是分散的,這跟當下大陸的各大家族是有所不同的。 這次是族祭,族人們也都陸陸續(xù)續(xù)回歸。 祭獻禮儀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辭祖叩拜等,這些都要提前準備的,更不用說酒席了。 塵笑君也去幫忙,盡一份心意。 他去村里是東北的養(yǎng)殖場,魂師需要大量含有魂力的肉類,村里就圈養(yǎng)了松花雞、白衫綿羊、銅鑼豬、泥甲豬等十幾種可家養(yǎng)的口感極佳的魂獸,當然不止陸上的,湖里的也有漁場。 塵笑君一則是對廚藝有興趣,了解材料是一方面,再則是為了練劍去的,論用刀劍的使用,還得是看養(yǎng)殖場的。 養(yǎng)殖場倌長是朱延峰,小胖子的二叔公,在幾十年前重傷之后,就成為了這里倌長。 他們家在成為塵玉這脈貼身追隨者之前,就是負責養(yǎng)殖場這塊。 善養(yǎng)豬,更善宰豬,家傳手藝,誰叫他們家的武魂是石甲豪豬,對豬類的結構是相當了解。 如果豬也能接受有塵家文化熏陶,肯定會來幾句“煮豆燃豆萁”之類的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