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飛黃騰達(dá)-《我在歷史中長生不死》
第(1/3)頁
大年三十。
宮中掛滿了燈籠,紅彤彤很是喜慶。
建武帝難得休息半日,沒有批閱奏折,換上常服在天麒殿擺宴守歲,長幼嫡庶十二位皇子分坐左右。
宴廳其樂融融,歡聲笑語。
到了子時。
諸皇子三叩九拜,祝父皇萬壽無疆,隨后輪流獻(xiàn)上禮物。
期間未有什么暗斗爭風(fēng),建武帝權(quán)傾天下,東宮穩(wěn)固如山,所以諸皇子表面上兄友弟恭。
輪到十二皇子趙浩,虛歲方才六歲,捧著卷軸走到御案前。
“這是兒臣聽來的詩,謄寫了幾百遍才滿意,祝父皇龍?bào)w安康,壽與天齊。”
建武帝接過卷軸,打開后見到一首五言絕句。
圣君享天命,功德高煌煌……
“寫的不錯。”
建武帝笑著點(diǎn)頭,不知是夸贊皇子的字,還是說詩寫得好。
康公公拍馬道:“老奴也聽過這詩,在京中廣為傳唱,據(jù)說是北方第一才子所作,正是陛下勵精圖治,才有天下士子虔誠擁護(hù)!”
“你這老倌兒慣會拍馬。”
建武帝笑道:“浩兒字寫的不錯,看來平日里是用功了,賜筆墨紙硯,日后再接再厲。”
趙浩驚喜道:“拜謝父皇。”
其他皇子面露羨慕,輪番進(jìn)獻(xiàn)的奇珍異寶,只得了句夸贊,沒有任何實(shí)物賜下。
太子記下了“北方第一才子”,會寫拍馬屁的詩詞,還得了父皇夸贊,或許可以募入東宮做事。
宴會結(jié)束。
建武帝回到勤政殿,打開卷軸欣賞片刻,忽然問道。
“朕怎么不知道,京城出了個北方第一才子?”
任誰都知道輿論的重要性,而民間的輿論大多掌握在讀書人手中,所以鎮(zhèn)撫司有不少書生密探。
混入其中打探消息,誰敢對朝廷、對陛下不滿,輕則科舉之路斷絕,重則死于強(qiáng)盜賊人之手。
“回陛下。”
康公公收了珍妃的銀子,為趙浩說了吉祥話,自然會調(diào)查好詩詞來歷,以及寫詩之人身份背景。
“此人名喚蘇明遠(yuǎn),本是個落魄書生,雖多有才名,然而性子清高,不愿投效,所以連年科舉失利。”
當(dāng)今科舉讓世家大族壟斷,不過也給了寒門士子機(jī)會,那就是投效。
持帖拜入世家大族門下,名義上是門客、清客,實(shí)則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要一心讀書備戰(zhàn)科考即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奉贤区|
蓬莱市|
长顺县|
株洲市|
静安区|
临夏市|
泰和县|
江城|
分宜县|
宁夏|
伊宁县|
石首市|
仁布县|
云和县|
叙永县|
堆龙德庆县|
阳新县|
祥云县|
化德县|
桐庐县|
广东省|
彭州市|
沙雅县|
若羌县|
兴义市|
镇远县|
乌什县|
浙江省|
汉寿县|
五莲县|
淄博市|
丰顺县|
诸暨市|
河东区|
特克斯县|
靖边县|
铜梁县|
通海县|
荆州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