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智慧到達彼岸。
為什么是到彼岸,因為一切眾生皆在此岸中,這個“此岸”充滿了物欲聲色,人情雜念,爾虞我詐,尖酸刻薄,世人皆被俗物纏身,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觀眾生相無論是上層階級的“帝王”層,王侯將相他們的一切生活完全是對底層全面封鎖,驕奢淫逸的東西讓底層人知道只會動搖治shi理念。
而底層蕓蕓眾生以吃苦為樂,殊不知即使仁義道德也只是zheng治的措施。
有沒有壽終正寢一說呢?同樣都是死,但有的人離世的方式不一樣,便被人自己的思想和心里的觀念上被定義為好壞。
戰死沙場,舍己為人,這種世人心里觀念上能接受的離世方式,被認為死得其所,是好。
被殺被害認為是壞,離開的方式心里接受不了便認為是壞,一切終歸滅亡,只是命數長短而已。
人要活的輕松自在,珍惜當下,計劃是趕不上的,宇宙,天地之間一切都再變,無時無刻的變,一切無常。
在“游戲資本”的治世牢籠里。底層人對事物短于智見,資源匱乏,又易溺于欲,俗世的枷鎖無時無刻牽動著他們。
林囊滿目俗物牽,六親少聚終緣淺。
煉獄囚籠本是苦,又加悲命不得閑。
誰人逃出凄涼地,無名枯骨江下掩。
這首詩是哥哥對世俗“游戲”的寫照。江:寓意紅塵,滾滾紅塵如奔流不息之長河。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這句經文翻譯過來便是:去吧去吧,趕快到彼岸去吧,自渡自渡,趕快自渡。
一切的思維理念都是人在定義。
老子有句話的好,去甚,去奢,去泰,甚就是過分的意思,為人處世任何事都要把握好那個度,分寸。任何事過頭或者過分都會適得其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