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論文記述】:烏薩斯第一帝國末期時代,銹外穢中的“超級帝國”(完結篇)-《明日方舟:最后的整合運動》

    【本文由哥倫比亞騰堡郡大學學者約翰·史密斯托里博士寫于1163年,他在研究烏薩斯歷史方面頗有建樹,為后人研究各國歷史開辟了一條新思路。本文寫于他在大學初次研究烏薩斯歷史的時候,感謝他對《烏薩斯編年史》系列成書所做出的貢獻。】

    五、烏薩斯第一帝國末期政治

    提到烏薩斯帝國末期的政治,用一句話來概括總結:除非由一名強悍的領導人統治,不然必然發生動蕩。

    先說烏薩斯的貴族:烏薩斯初代皇帝為了統一烏薩斯全境,將投靠自己的地方豪強全部憑借貢獻與實力大小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襲爵,且世代傳襲。這些貴族各個手握土地和重兵,對皇權造成了嚴格的限制。這導致烏薩斯皇帝對國家的統治因為這些“肱股之臣”而舉步維艱:每當新皇即位,不是要削藩就是被藩削或是被架空,每次皇位更迭都是一場尸山血海,直到伊凡大帝的祖父彼得六世時期,貴族才開始對皇帝俯首聽命。但是到了彼得六世的曾孫,伊凡大帝的次子費奧多爾一世時期,以里耶奇家族為首的貴族派開始暗箱操作,密謀政變,準備對最高權利卷土重來。而費奧多爾執政經驗尚淺,并沒有應對貴族派的手腕與實力,其下場可想而知了。

    再說烏薩斯的皇族:烏薩斯皇族為了維持國家的強大,對于皇位往往是有能者居之。所以,烏薩斯的皇位斗爭血腥異常,兄弟相殘,甚至父子相殘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伊凡大帝就因為一場謀反案殺死了自己的長子、曾經烏薩斯的在烏卡戰爭中的名將巴拉紹夫王子,直接導致下一任皇子費奧多爾無力壓制群貴,導致有心強國,無力回天。

    再說烏薩斯的軍官與文官兩大系統:相比在民眾心目中存在感很低的文官,軍人在烏薩斯的地位非常之高。比如一篇登載在烏薩斯文學報上的諷刺小說《上尉與烏龍事件》,就是諷刺烏薩斯輕文重武的社會現狀的。而軍官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乃至中央可以直接治理國家,徹底取代文官在政治系統中的作用。比如科米希連元帥和瑞文賽特,都是左手握槍右手握章的主(印章是烏薩斯文官的重要象征之一)。這些將領各個手握重兵,宛如地方諸侯一般,如果中央政府強勢還好說,如果中央政府稍微有些弱勢,地方必然起兵造反。所以,烏薩斯歷屆皇帝,就開始組建內衛用來制衡諸將,以防止他們有不臣之心,可以立刻鏟除。

    再說烏薩斯的內衛:烏薩斯內衛雖然忠誠,但他們只終于皇權,忠于烏薩斯帝國,不完全忠誠于皇帝本人。因為烏薩斯內衛超強的個體戰力和精怪種族自帶的超強判斷力和洞察力,他們甚至可以直接指揮一場中小規模的戰斗。伊凡大帝看中烏薩斯內衛的這種實力,經常向內衛下放權利,讓他們可以自己指揮軍隊。烏薩斯內衛也對伊凡大帝言聽計從,畢竟伊凡大帝是讓烏薩斯成為泰拉大陸霸主的明君。但是費奧多爾即位后,烏薩斯內衛對這位新皇帝并不滿意,于是就開始不經請示擅自行動:比如參與薩米政變,參與切爾諾伯格對龍門的撞擊與入侵行動,擅自對非皇族以外的強者效忠,都是伊凡大帝對內衛權利下放,而費奧多爾無力進行權利回收的結果。

    總之,烏薩斯在第一帝國末期,已經弊病重重,病入膏肓。我曾聽有些觀點說,沒有瑞文賽特的話,烏薩斯會好很多。如果沒有瑞文賽特,烏薩斯的下場可能就是在一場內亂中土崩瓦解了。而烏薩斯的社會主義革命會因為各大強國在烏薩斯內亂中紛紛下場而更加艱難,這恐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吧!瑞文賽特雖然是反動勢力推舉出來的代表,但他能讓一盤散沙的烏薩斯國內各大勢力全部聚集于他的指揮棒下,這也是一種貢獻和能力吧!

    參考文獻:伊里寧《上尉與烏龍事件》,德里京科《烏薩斯默示錄》,科米希連《瑞文賽特的事業》,德里京科《里耶奇家族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乌苏市| 泰和县| 报价| 石屏县| 浠水县| 黔西| 巨野县| 尼勒克县| 江陵县| 辽中县| 平昌县| 化德县| 万宁市| 朝阳区| 绥滨县| 淄博市| 始兴县| 锦屏县| 云龙县| 容城县| 调兵山市| 洛扎县| 灵寿县| 松江区| 龙岩市| 镇平县| 全椒县| 溧阳市| 长海县| 安塞县| 瑞丽市| 文成县| 读书| 上思县| 嵊泗县| 西吉县| 盐边县| 开平市| 罗定市|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