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衣天子出明山-《寒門貴子》
第(2/3)頁
……
西漢儲備黃金數目不詳,后世推測在五六十萬斤,實際應該大于這個數目。到東漢,這些巨額黃金卻驟然消失不見。
因此,黃金失落之謎,歷來是后世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之一。
為何消失?
大致分為四種說法,一是佛教費金論,顧炎武、趙翼、陳直都持這個說法,但黃金在東漢初就大規模消失,那時佛教方興未艾,這個鍋扣不到佛祖頭上;
一是外貿輸出論,彭信威和傅筑夫持這個說法,但兩漢對外貿易是輸出商品,換回金銀,此論也是站不住腳;
一是陪葬窖藏論,唐任伍持此說法,但較為重要的漢墓后來幾乎全部被盜,為何盜出的黃金沒有重新進入流通領域呢?不過,當時還有大量普通的商人官吏也藏有黃金,埋入地下,隨戰亂失蹤倒是可能。
還有一個,是后來很多人堅信的,西漢黃金是黃銅論。這個最具有迷惑性,其實也是有疑問的。
《漢書?食貨志》有言:“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黃金就是今天所說的黃金,白金就是今天所說的白銀,赤金就是今天所說的銅。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也可以佐證,該書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銀,白金也”、“銅,赤金也”等詞條解釋。
所以,西漢的金,應該是黃金。
整體而言,春秋時的金是指銅,戰國到東漢時的金是指黃金,隋唐之后,如果賞賜的金后面加有計量單位,那就是黃金,如果不加,應該就是銅錢。到了明清,金單指白銀,加“兩”就是指黃金。
歷朝歷代,不能一概而論。
……
看到眼前的地宮景象,徐佑認為陪葬窖藏論其實最有道理。張角的黃巾軍禍亂天下,不知搶了多少豪富之家,挖了多少貴戚之墓,搶來的黃金埋在鐵山寺,若非種種機緣巧合,肯定再無重見天日的機會。
以此類推,相似的窖藏黃金應該還有許多,只是隨著王朝末年的大亂,兵鋒突然席卷四方,知情人死傷殆盡,因此遺失。
由于九條金龍的造型實在太過張揚,徐佑讓祖騅就地融化,重新鑄成金塊,全部裝船運回京城,充入國庫。
天公藏寶的發掘引發了轟動,魏廷酸溜溜的表示祝賀,侯官曹接受何濡的建議,開始在江東散布讖謠:九龍現,乾坤亂,白衣天子出明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临夏县|
枣强县|
邢台市|
南皮县|
兴和县|
文安县|
浪卡子县|
克什克腾旗|
兴海县|
静乐县|
博客|
康马县|
遂溪县|
大石桥市|
温宿县|
噶尔县|
南漳县|
玉林市|
拜泉县|
阿坝|
闻喜县|
茂名市|
赤水市|
郓城县|
墨玉县|
江山市|
上饶县|
濮阳县|
正安县|
富平县|
吴堡县|
满城县|
兴安盟|
满洲里市|
安庆市|
兴和县|
开原市|
营口市|
绩溪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