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咸豐帝怒斥福濟萎靡退縮、日久無功,遂褫其宮銜,命立來京。諭令李孟群署理安徽巡撫。 孟群接署撫圣旨,驚喜疊加,攻舒抑或入廬,躑躅猶豫間,陳玉成兩萬大軍已進抵中梅河,截斷舒城、六安之聯(lián)。 李孟群驚慌不迭,逐次抵防,茍求退路。 陳玉成求之不得,急令三河鎮(zhèn)守將吳定規(guī)攻二十里鋪,斷舒城、廬州之聯(lián)。滅李、解舒、攻廬,三管齊下。 翰林編修李鴻章丁憂在廬,知廬州難保,遂攜帶家眷,倉皇赴贛,尋兄避禍。 1858年8月20日,吳定規(guī)兵出三河鎮(zhèn),攻擊二十里鋪,清副將余應彪接戰(zhàn)即潰。吳定規(guī)再攻十八里岡,又敗副都統(tǒng)瑞麟;從十八里岡至大蜀山,扎營10余座。廬州清軍已為釜中游魚。 李孟群懼,倉惶退卻。廬州無主,廬鎮(zhèn)兵勇,未及交鋒,既已敗散。 24日,陳玉成又克店埠,進逼梁園;李秀成一部亦自全椒攻至梁園近郊。 李孟群不戰(zhàn)而退,咸豐帝怒擼其職,諭令翁同書署理安徽巡撫,引兵拒賊。 翁同書接旨,進駐梁園,兵分兩路,反攻店埠、全椒,卻遭慘敗。翁同書收集潰殘,退保定遠。旋即上疏:定遠、合肥民情素悍,張橋以南土匪蜂起。定遠地貧城小,遙對清流關,東面逼近滁城,西南悉通廬郡,其北又為臨淮驛路。四面受敵,實已在賊圍中。臣分派官兵嚴密守城,并于城外結營四座,聲勢聯(lián)絡。 廬州驟失,定遠告急,咸豐帝詔命勝保為欽差大臣,督辦皖北軍政,安徽巡撫翁同書幫辦軍務,袁甲三督辦皖鄂贛三省剿捻軍務。諭令勝保即刻進擊廬州,不準避難就易。再諭湖廣總督官文,即刻傾兵入皖,應援勝保、翁同書。 勝保接旨,疏曰:刻下之勢,攻廬甚難。捻匪在北,粵逆在南,中間僅隔定遠一城,而壽州、六安亦極吃重。臣以一軍橫截其中,已屬腹背受敵,設有疏虞,其患不可勝言。皖軍疲憊,不獨李孟群一軍;各營將弁每至出隊,多方推諉,種種情形,難以悉數(shù)。微臣叩請,奏調(diào)都興阿、楊載福各軍迅攻潛山、太湖、安慶,抽撤東流南岸之兵并集北岸,力爭上游。再令李續(xù)賓一軍由英霍進兵,規(guī)取舒城、桐城,會合皖軍,以牽賊勢。臣當激勵將士,由北而南,設法先復滁州,應援東路;而后并力廬郡,節(jié)節(jié)進兵,肅清江北。 勝保疏罷,謂安徽巡撫翁同書道:鳳臺練首苗沛霖,筑寨積糧,拒捻御匪,保一方安寧,真乃奇才也;吾即奏請圣上,封苗五品知府,操練淮北團練。 翁同書道:苗沛霖反復無常,不可大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