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51年7月2日,欽差大臣賽尚阿抵桂,上疏曰:此域兵紀渙散,士氣低落,奴才意汰兵勇、明紀律、購間諜、散脅從、斷接濟。 咸豐帝諭可。又諭:周天爵督師不力,令賊復逃,褫總督銜,向榮、烏蘭泰、秦定三等擢降三級留用。 賽尚阿細察半月,再疏:粵西股匪繁多,馮云山、洪秀全、凌十八等俱奉天主教,兇狠稱最,來往于金田、東鄉(xiāng)、中坪,官兵壁上環(huán)觀,有無可如何之勢。宜先用全力攻剿大股,一經(jīng)得手,則分手剿辦,方免顧此失彼之虞。省垣兵少,奴才暫居中調(diào)遣;向榮、巴清德、烏蘭泰、達洪阿等合擊豬仔峽、雙髻山,破此二隘,分進合圍,滅賊于紫荊山麓。 向榮、烏蘭泰得令,發(fā)兵豬仔峽,強攻半月,不克。 向榮道:“豬仔峽,雄峙紫荊山西,武宣、桂平二縣交通之要沖,北向三里有雙髻山;此處,兩山并峙,中通一線,萬分險惡。賊軍已將路徑挖斷,壘石架木,設柵堵守。攻此之難,甚入蜀道。” 和春獻策:“兵者,以奇勝。可派一軍,迂回雙髻山后,兩面夾擊。” 向榮道:“單憑此說,兄可獨擋一面。劉季三,熟人熟路,可當此任。” 8月11日凌晨四時,武宣團總劉季三沿崎嶇小道,繞至雙髻山后,鳴炮強攻,太平軍腹背受敵,亂作一團,向榮乘機攻占雙髻山。太平軍潰敗,向榮率軍乘勝追至風門坳。 雙髻山失,洪秀全驚恐道:“吾無屏障矣!速速撤退,先至莫村、新圩、金田一帶,與蕭朝貴、石達開大軍匯合。” 楊秀清道:“風門坳在,尚可堅守。” 洪秀全道:“傳吾令,韋昌輝死守風門坳,不得后退半步。” 右軍主將韋昌輝堅守風門坳十七日,第十八日,向榮復用迂回之策偷襲其后,韋昌輝兩面拒敵,漸不能支,其弟韋志先、韋十一先后戰(zhàn)死。 韋俊道:“再戰(zhàn),全軍皆沒!爾率主軍先退,吾斷后。” 韋昌輝無奈道:“器不如人,固守一點,必坍塌矣!” 向榮兩戰(zhàn)兩勝,信心倍增,飭令全軍:乘勝直搗新圩,趁賊混亂,一鼓滅之。 巴清德以“勞師襲遠、兵疲將乏、窮寇勿追等五不可”拒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