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詩曰: 意氣相投龍從云,豪情同契風化虎。 綠林頭領陳明遠,山林龍虎盡歸服。 話說馬陵泊活捉了呂坤鍵,饑民只要報仇,也有幾個按納不住的,逼近呂坤鍵身前,就待行兇。陳明遠大喝道:“不得無禮,這是呂統制。”眾饑民聽了,又見那人一頭灰發,茫茫跪拜道:“小民無眼,險傷了呂統制!”原來呂坤鍵素來愛民,自去年又把俸祿折成銀錢,倒也賑濟了許多不少貧民,前番又有阻鮑保殺饑民之事,自被小民心中記得,敬他如活菩薩相似。 呂坤鍵見此,也慌了手腳,問道:“你等為何從賊……”自覺失口,改道:“從陳頭領?”當下有個老的道:“俺們只要投峽山那伙好漢去,聽聞他們殺了許多富戶,定有衣食。不想那狗官鮑保早已料定,于路上截殺我等,只說剿賊,害了許多性命,割去腦袋,權當功勞。天幸遇了馬陵泊的大王救了俺們性命!” 陳明遠親自來與呂坤鍵解去繩索,又將自己身上錦袍脫下與呂坤鍵穿著,便道:“我已分付手下兄弟,自朱成、房圳起,每人于路巡視,見到濫殺百姓的官軍,一概不留。”呂坤鍵看到這伙饑民,忽想起自己當初亦是窮寒人家,苦練武藝,方得統制。昔日窮時,所立下誓言道莫忘百姓,眼前一群窮老餓小,勾起往日所思——那死前護住孩兒的婦人,竟在此時難忘。呂坤鍵嘆口氣道:“那汝等何去?”說罷,猛然想起,若是回城,馬陵泊依舊攻打,不得安生;若投三村,卻是自家所令圍了峽山。普天之下,竟無一處可令饑民安歇,遂低了頭。 陳明遠本喜呂坤鍵本事,又知他親仁愛民,更加歡喜,道:“統制若不嫌棄,不若歸我山寨,一可救濰州饑民,二可誅殺奸佞。”呂坤鍵猛然怒道:“休要誤我去做那不忠的豬狗!”和盛在旁,忍不住道:“灰發的不是好漢,既已被擒,如何敢沖撞俺山寨頭領!”呂坤鍵喝道:“叛君之賊人人罵得!”和盛道:“那叛民害民的,又當何處?你倒是如何對那狗官鮑保,可曾沖撞否?可如此毀罵否?俺和盛平生最見不得軟骨孬孫!”呂坤鍵一聽此,再也言語不得。陳明遠見和盛出口傷了他,忙寬慰道:“兄弟鹵莽沖撞,統制休怪。小可久聞呂統制賽由基的大名,今日有幸一見,誤犯虎威,乞請統制饒恕。”呂坤鍵先是呆了半晌,忽地大笑起來,說道:“不錯,俺自是沒些分血性的,只因自家習了本事,反愈怕了。如今濰州百姓罹難,亦有俺的不是……”說罷,竟以頭搶地,大哭不止。陳明遠急來扶,呂坤鍵泣道:“頭領所言有理,小將一時不明,當先未有一言阻鮑保害民之事,所罪罄南山之竹,不可書也!”和盛見此,改了口,也把話來勸,雙雙扶起呂坤鍵。 只見呂坤鍵拜道:“兄長是江湖上有仁有義的義巨子,小弟當追隨兄長,鞍前馬后!”陳明遠心中歡喜,道:“統制亦是愛民之人,我等今番一為救峽山一行,二來乃為濰州百姓,打破城池,以好濟民。不知賢弟可愿出力否?”呂坤鍵道:“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陳明遠大喜,和盛也隨即陪禮。當晚,房圳等人又率軍回來,帶著不少饑寒百姓,百姓都道是鮑保令人阻殺,被馬陵泊好漢救了。呂坤鍵聽了,更是切齒不已。有詩為證: 弩機當為棟梁開,天星得位自成才。 馬陵泊上穿楊手,只今便是坤鍵來。 陳明遠大怒道:“此番必取濰州,若殺不得這狗官,也不必回山了!”眾人稱善。呂坤鍵道:“小弟有一事要稟,雖是我領兵圍了峽山,但眾軍多是鮑保的人。小弟雖有些心腹,亦難號令所有。”陳明遠道:“不妨,我大軍到濰州后,軍師已自提一支人馬,率錢、王幾個兄弟,前去解救。”呂坤鍵道:“此乃軍機大事,何與小將這外人……”猛然醒悟,自是感激陳明遠用人不疑,也傾訴肝膽道:“兄長不知,城內現有一人與小弟是相識知己,也是好武藝。此人姓張名洲,字豪軒,萊陽縣人氏,本是萊州兵馬都監,因最不會諂媚奉承,結交權貴,近日吃小人以重金奪了他都監一職,遭貶為平民。其人善使一條鑌鐵點鋼槍,神出鬼沒,又有回馬槍最是利害,以此都叫他為鐵槍將。小弟愿說其同來入伙。”陳明遠大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