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多的裝修材料在縣城都買不到,省城也不一定有賣。 在他想來,農(nóng)村人能蓋多大的房子?頂多就是四間房,兩層小樓吧?即便是這樣,也需要幾千塊錢才能建得起來。 李云海仍然回到林芝身邊。 李德明說是自家大崽在省城做買賣賺回來的。 林芝看看石板村小學,問道:“云海,你是不是在這里讀的書?” 張永江和李明水等人,見邵玉清都答應了,他們也自然同意。 李云海謙虛的笑了笑:“我是和人合伙開的。” 邵玉清想了想,說道:“李云海同志,你以后如果再招人,可以找我,我?guī)湍愕狡渌逭泄ぁ!? 邵玉清微一沉吟,說道:“那好吧!最后這一票,就由我來投。我先說明,我對幾位同志都沒有意見!我就是出于一個考慮,族長當村支書,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不然的話,族長和村支書若是起了沖突,們聽誰的?” “李德明同志,恭喜你,以226票,當選為石板村新一屆的村支書。”邵玉清起身,和李德明握手。 三個競選人,都在緊張的期待,等著結果出來。 邵玉清又問他在哪里讀的書,什么時候畢的業(yè)。 這個價格絕對具有吸引力! 每個前來應聘的人,都愿意成為四海電腦學校的兼職教員。 沈秀蘭、梅青等人都是拿固定工資。 按理來說,李云海應該回梅山縣工作,頂多能進縣署,那就是最好的去向。他怎么會進入省里的單位工作?還是商業(yè)局這樣的好單位? 李云海有如一個巨大的問號,留在了邵玉清心中。 辦公人員每個月是50塊錢,四個人便是200元。 摸清李云海的底細后,邵玉清直犯嘀咕。 簡潔就簡潔一點吧! 而且家門前還停著一輛雙排雙座小貨車! 就讓他李德明去折騰吧! 同鄉(xiāng)圈子,這就是現(xiàn)成的人脈圈子,誰不想擠進去呢? 沒有關系,還要繞上三圈,套套關系呢! 石板村并沒有什么人物在外面當官作宰。 民辦學校為增值稅納稅人,征收率為3%,20萬收入,要繳納6千塊錢的稅。 林小鳳笑著說道:“可不是嘛,在工地上,穿高跟鞋也不方便。” 工地的進展很快速,其中廠房建得最快,差不多要建完了。 報名時間截止到放寒假的前一天為止。 沈秀蘭現(xiàn)在是四海電腦學校的校長,梅青是副校長。 邵玉清還想和李云海聊聊天,旁邊的李明水笑道:“領導,時間到了,可以開始選舉了。” 寒假一個月的培訓班,李云海可以凈賺17萬! 沈秀蘭也飛快的算了這筆賬,覺得李云海真是厲害,很賺錢呢! 不過,前提是要招滿學生! 1000個學生啊! 李德明雖然是后來者,但已經(jīng)當選為李氏族長,他的支持率也會很高。 于今之計,張永江的建議,也算得上是一個好建議。 張永江卻道:“邵領導是鄉(xiāng)里來的領導,他應該也有一票,大家說是不是?要不,咱們就把村支書的人選,交給邵領導來決定吧?” 李德明是個本分人,有一說一的說道:“邵領導,我哪有這個能力啊?我就守著幾畝薄田,還有屋前這片棗林。一年忙到頭,只能保住一家人的開支,讓幾個娃有學上,沒有一分余錢。” 沒想到李德明家里,居然建成了這么大的三層洋房! 四海電腦培訓學校的注冊、辦證、師資力量的認證、內(nèi)部培訓,等等。 新任村支書最大可能,就是在李明水和李德明之間產(chǎn)生。 唱票人不停的喊出選票上的名字: 于是,邵玉清將這一票投給了李德明。 邵玉清于是側面打聽林芝的來歷。 他趕緊起身,伸出粗糙的雙手,緊緊握住了李德明的手。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短短幾天時間,自己的身份,搖身一變,居然成了族長,又當上了村支書! 李云海一見她這身打扮,笑道:“姑姑,你這身行頭可以,下工地最合適了。” 梅青以手支頤,看著他,問道:“李經(jīng)理,那總共上多少天課?學費定多少呢?” 然后,李云海坐到教室,讓每個老師都上臺演講一遍,又讓老師當他的面,實際操作一番計算機。 1000個名額,如果能招滿學生的話,可以收到學費20萬! 每天兩個課時,20天加在一起,每個班就是40個課時。 而是定于寒假的第一天,才正式開班。 李云海的手沉穩(wěn)有力,握手很有節(jié)奏,一點也不像毛頭小伙。 李云海把40名電腦老師組織起來,做了一場專門的培訓。 李云海組織人手,把二手計算機從倉庫搬到了教室。 反正每個班40個課時,算20塊錢一個課時,每個班就是800塊錢的課時費。 村民們把自己手里的票,放進木盆里。 邵玉清親自監(jiān)督整個過程,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中間他還順便經(jīng)了個商,賺了這么多的錢。 李云海四下溜達了一圈,跟林小鳳說了一聲還有事,便來到了南門口。 于是,他又仔細算了一下,說道:“正好513票!每家每戶都投了票!” 李云海之前已經(jīng)找家具廠家訂制了1000多臺電腦桌。 這邊裝修結束后,電腦桌也送了過來。 張永江和李明水,本身就是村干部,有一定的群眾基礎,講話也頗有腔調(diào)。 當時,電視機剛剛開始普及,于是部分電視臺利用電視這個媒介開始播放相關計算機的教育節(jié)目,特別是邀請了當時計算機領域的一些專家來授課。 家里的事情告一段落,李云海和林芝回到省城。 接下來,他就要正式開辦西州第一家電腦培訓學校! 80年代初,計算機已經(jīng)被全世界公認為是現(xiàn)代化的標志,是實現(xiàn)“四化”即工業(yè)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國防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證,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少年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開始學習計算機知識,想要掌握一門現(xiàn)代技術,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在全國空前高漲。 這天,李云海送她到單位門口,說道:“中午到我那吃飯?我做幾個好菜,慶祝你高升!” 四層樓的教室,也足夠擺放1000臺電腦。 邵玉清早就留意到了這個標致的姑娘,接過茶來,問道:“這位女同志是?” 所以邵玉清這一票,投給了李德明。 而他心里自然明白,這一切都是大崽李云海策劃的。 從那時起,李云海就有了想法,想翻一翻石板村的天。 邵玉清推測出來,李云海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跡,多半得益于這個姑娘的幫助。 要開計算機培訓學校,還需要教材! 由于當時各地區(qū)的計算機教學水平不一致,也因為是在試點期間,所以剛開始國家沒有出版統(tǒng)一的計算機教材,更多的是由各省市的教育機構組織專家編寫本區(qū)域的教學書籍。 李云海看了看那個羞澀的姑娘,和她聊了幾句,見她口齒清楚,人長得也蠻清秀,便讓大妹拿來本子,記下了這個姑娘的信息。 這天,李云海把沈秀蘭、梅青喊到一起開了個會。 他心里跟明鏡似的,李德明能當上族長,今天又能當上支書,都是因為他有個厲害的兒子! 而且村里的工作,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做,513戶人家,幾千人口,每天不知道要發(fā)生多少雞毛蒜皮的大小事情。 他又介紹了三個競選人的基本情況。 李云海則自己編寫了一套初級計算機教育課程,印刷了幾千本,用來當作教材。 其他還要房租、水電費用、稅收、各項雜費。 皮革大樓裝修結束以后,正式掛牌成立了“四海電腦培訓學校”的招牌。 村民們對這三個人都很熟悉,但該介紹的還是得講一遍,這是題中應有之義。 李云海哈哈笑道:“這是很理想的狀態(tài)。” 沈秀蘭看他的眼睛里,冒著小星星! 這個男人,怎么這么會賺錢呢? 李云海其實也有一定的擔憂,他是在吃螃蟹,陣仗搞得這么大,萬一招不到人呢? 萬一只能招到一兩個班的學生呢? 甚至連一個班都招不滿呢? 凡事皆有可能啊! 第二更,8000多字,求月票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