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貪婪的江湖客魚貫而入,在洞窟內大肆搜索,最終還是驚擾血蜈,導致不少人傷亡在血蜈窟內。 此后很多年,仍有人或因對傳聞中的寶藏不死心,或是對昔日死于洞窟內的江湖客的秘籍以及兵刃起貪婪之心,紛紛進入洞窟之內,直到更多人死傷而所獲寥寥后,血蜈窟才逐漸成為兇地,再無人膽敢貿然闖入。 “不經歷血的教訓,不撞到南墻,人的貪婪終是不會止住啊。” 華服男子口中輕嘆,聽著前方洞窟內悉悉索索宛如蜈蚣蠕動爬行的動靜,他走到另一處矮林內,算準時間,彎腰開始用短鋤挖開土坑,取出坑內的毒菌。 “嘶嘶——” 土坑內突然躥出一條花色斑斕的蛇頭,吐著紅信。 他卻隨手一抓將蛇頭摁進了坑內,另一只手不慌不忙開始取著土坑邊緣長滿的白綠色毒菌,將之放入腰間的蠱囊中。 但見土坑內全是糾纏成一團團不斷蠕動的毒蛇,青色、花色、紅色等等,冰冷的蛇瞳、鱗片、噴吐的蛇信,俱是令人望而生畏。 他卻已經習慣,因他本就是玩蠱的專家,培養癲蠱,不過是最尋常的手段。 他自是陳家家主陳登鳴,南尋國傳奇般的人物。 這種培育出的癲蠱,在昔日蠱仙所遺留的蠱道典籍中記載,乃是最為尋常的凡蠱,不入品階。 不過縱使如此,根據煉蠱訣中記載,對于境界較低的修士也存在一定威脅,算是他此次去登仙大會之前準備的底牌之一。 煉制此蠱,需要將毒蛇埋入土中,培養出蛇毒菌,而后取菌以害人或是喂養血蜈,用以煉蠱。 取完癲蠱后,陳登鳴又前往附近的竹林,取出自竹管內以特制藥液浸泡了十幾年的篾片蠱。 隨后去往附近的池塘內,取出以泥鰍混合自身頭發和特殊毒泥所制的泥鰍蠱。 將各類蠱毒都取出后,陳登鳴才進入兇名遠揚的血蜈窟內。 吹亮火折子后,可以看見血蜈窟深處,大片密密麻麻蠕動的血色蜈蚣,足以令密集恐懼癥的人看后窒息。 那千百肢節在地上爬動,或是毒鉗互相撕咬的聲響,猶如無數跳跳糖在耳朵里蹦跳。 萬千血蜈煉一蠱,煉蠱便是如此殘酷。 這一個洞窟內,最終僅能有一只血蜈存活下來,那只血蜈便將是煉制血蜈的最主要材料,即是“所謂的取百蟲入甕中,經年開之,必有一蟲盡食諸蟲,此即名曰蠱”。 陳登鳴月兌下身上衣物后,整齊疊放在洞窟內。 可見他縱然八十多歲,卻仍身體健碩精壯,肌肉塊壘層層,甚至布有一些刀疤劍痕,乃是多年習武以及江湖中廝殺的標志。 他在身上涂抹特制的藥物,而后進入血蜈窟內。 無數兇殘血蜈嗅到他身上的氣味兒,霎時如潮水般涌向他。 陳登鳴毫無畏懼,拿出刀子割開手腕皮膚,在身體周圍一圈灑下鮮血。 登時大量蜂擁而至的血蜈均停在他以血畫出的圈子外,互相兇殘廝殺,爭相食用其血液。 這便是所謂的‘以人煉蠱’,整個過程陰森神秘。 血蜈天性兇殘桀驁,很難如臂驅使,煉制成血蜈蠱后更是難以控制,輕易即會反噬主人。 但通過‘以人煉蠱’的方式,卻可使得血蜈最終食下煉制主人的血液和混合藥液,最終煉制出的血蜈蠱便能聽人號令,與主人似血脈相連,心意相通。 為培養出這血蜈蠱,陳登鳴耗時四十年之久。 在去往登仙大會之前,這將是他為自己準備的最后一張王牌。 因這血蜈蠱一旦煉成,便是真正的靈蠱,對修仙者都有致命威脅。 一旦登仙大會發生任何不妙,這都可能是陳登鳴保證自身性命安全的殺手锏。 而且,血蜈蠱也將是他的《煉蠱訣》進一步突破的關鍵,屆時他的壽命也將會因此再度增長......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