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回皇上,是薛三才,不過在去年病逝了。” “。。。” 聞言,朱由校滿腦門兒的黑線。 特娘的,萬歷個老不死的,盡用些年齡大的官員,這現在想找人算賬都找不到人。 “兵科給事中。” “臣在。” 聽到朱由校喊話,站在后面的兩個人連忙站出來。 這兩人分別是兵科都給事中薛鳳翔、兵科右給事中曾汝召。 至于說左給事中,那是楊漣,這會兒估摸著已經啟程去當教諭了。 “你們兵科有負責巡查兵部、檢視京營之責,這就是你們給朕檢視的京營?” “陛下,臣等到任不過兩月。” 聽到皇帝的話,再結合剛才黃嘉善的話,兵科都給事中薛鳳翔硬著頭皮道。 “目前東虜犯邊,臣等一直都在巡查部務,還未顧及巡查京營。” “。。。” 聽到又是兩個上任不到三月的官員,朱由校的眉頭挑了挑。 得嘞,這是泰昌提拔上來的,好久都沒兵科給事中了。 “你們是去遼東巡查了,還是眼瞎,連近在咫尺的京營都看不到嗎?” “臣等知罪。” 對于這會兒明顯在怒氣頭上的皇帝,兩人也不敢頂嘴,跪下請罪道。 沒有再說什么,朱由校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這些士卒克扣的餉銀呢?都讓誰給貪污了?” “回陛下,送往九邊了。” 抬起眼睛謹慎的看了一眼皇帝,黃嘉善一臉尷尬的說道。 “自萬歷三十五年起,朝廷一直在欠餉,為了供應九邊糧餉,就將一部分京營的糧餉克扣了三成,有的甚至于克扣了五成乃至六成。” “九邊到現在欠了多少?” 知道明朝經濟從萬歷中期就開始不可挽救的崩了,這群人為了阻止繼續崩壞的方法居然是克扣京營軍餉,朱由校頗為“震驚”的看向黃嘉善。 這群人是瘋了吧,這軍隊可是近在咫尺,就在京城的鼻子底下啊。 “京營不好說,但延綏、大同、宣府三鎮,就算挪用了部分京營糧餉,已經欠餉一百五十萬兩以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