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遼東的任命問題-《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3)頁
“擬升任袁應泰為遼東巡撫。”
這本奏章是劉一燝票擬的,具體內容是遼東巡撫周永春因為母親去世,要回去辦理喪事,順帶著丁憂,所以上書辭官,擬升任永平道按察使袁應泰為遼東巡撫。
“袁應泰。”
看著這個名字,朱由校陷入一陣沉思。
大明同后金的戰爭中,薩爾滸之戰是個轉折,標志著大明由攻轉守,那么遼沈大戰則標志著大明失去遼東的主動權。
而遼沈大戰的主持人就是袁應泰。
萬歷四十八年九月初,袁應泰代替周永泰巡撫遼東,而后朝廷大臣又排擠走了熊廷弼,這位老兄一人獨攬遼東軍政,開始在遼東不斷擴大邊防,收編叛將、逃兵,來投即納。
袁應泰收編了后金降卒和蒙古難民,散發軍糧,還將他們安置到了遼東首府遼陽和重鎮沈陽,這些人里面混進了大批的建奴奸細。
最后在建奴內應的幫助下打開城門,導致沈陽遼陽兩座軍事重鎮拱手送給建奴。
遼陽沈陽兩座大城對于遼東局勢的的意義太過于巨大。
有了這兩座城市,建奴就有了一塊可以安心發展的基地。
而大明一旦失去了遼陽沈陽這兩座橋頭堡,在缺少騎兵的情況下,整個遼東無險可守,只能退回廣寧。
很多人對遼東沒個確切概念。
就在這里簡單的說一說,我國最大的關東平原就在遼東,其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
其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對于這年頭來說有點兒遠,這年頭還全都是原始森林。
主要說說遼河平原,左(西)邊圍著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右(東)邊圍著千山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北至鐵嶺——彰武一線,南至遼東灣,也就是歷史上毛文龍打游擊的地方。
這周圍全是山、山、還有山,大規模軍事行動根本無法展開。
但是到了內部,遼河平原可以說的上是一馬平川。
而遼沈兩座大城,就卡在遼河平原上,只要控制住遼沈,那么遼河平原上你就別想安穩的種地發展。
遼沈兩座大城一丟,別說面對騎兵,就是面對馬軍,都只能退回遼西走廊的入口,守著家門口的寧遠過日子。
另外,很多人好奇,這蒙古草原是怎么和遼東連在一起的,這中間不是還隔著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嗎?
eummmm,是隔著,但沒完全隔開。這里面有一個缺口,蒙古高原上有一條東流的西拉木倫河,貫穿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在如今的赤峰境內有一個西拉木倫河谷,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口,現在屬于科爾沁部落。
而歷史上,在失去了遼陽沈陽兩座大城的威懾,再加上明朝對蒙政策的因素,科爾沁很快就徹底倒向了建奴。
袁應泰這人就是婦人之仁,紙上談兵的代表人物。
閉上眼睛,仔細的思索著歷史上他記憶中的遼東,以及這這幾天看遼東軍報得到的情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六安市|
五峰|
武威市|
濮阳市|
射阳县|
资兴市|
信宜市|
青冈县|
西宁市|
阿城市|
芒康县|
清流县|
台北市|
昭通市|
平江县|
华坪县|
上高县|
南岸区|
上犹县|
微山县|
内江市|
新邵县|
建始县|
信丰县|
育儿|
巧家县|
清流县|
安泽县|
洛南县|
儋州市|
固原市|
墨脱县|
通海县|
监利县|
宁波市|
金塔县|
郸城县|
包头市|
博白县|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