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角落里的密謀-《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3)頁
聽著時不時從外面傳入的嘈雜聲,朱由校半躺在椅子上,雙腳搭在龍書案上,朱由校陷入了一陣沉思。
天啟年間的黨爭,往上追溯,能追述到嘉靖年間。
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這四人都是黨爭好手,手腕也夠硬。
但是自從張居正倒臺,后面的人就沒有那四人的手腕和魄力,干的事情也越來越過分了,京察(官員功績核查,六年一次)都特喵的成了黨爭的重要工具。
而東林和齊楚浙三黨真正結下梁子,則是要追溯到萬歷初年,當時手握隆慶遺旨,開始改革的張居正一腳將東林黨初代ceo顧憲成給踹回了老家,而回家的顧憲成創建了東林書院,正式拉開了黨爭的大幕。
萬里二十一年,癸巳京察開始,東林率先開始利用京察清洗異己。時任吏部考功司郎中、東林元老趙南星竟然公開宣稱:“內察之典,六年一舉,君子疾邪,小人報怨,皆于此時。以言者之意,就當俎者之意,如詩之斷章,各取所求。”,結果可想而見,掃了一大批齊楚浙三黨成員。
萬歷四十五年,丁巳京察開始,齊楚浙三黨結盟進入蜜月期,三方一拍即合,決定徹底清洗東林。鄭繼之(吏部尚書、楚黨)、李志(刑部尚書兼署都察院事、浙黨)、趙士諤(考功司郎中)、徐紹吉(吏科署科事左給事中)、韓浚(河南道御史,齊黨)主持京察。
由于主察之人均有鮮明的黨派背景,因此京察還未開始,京城中就充滿了火藥味。
結果不問自知,自兵部尚書王象乾以下眾多官員或調查、或被貶,太常寺少卿丁啟浚、禮部署部事右侍郎孫慎行等東林大將被處分或逼走。東林黨幾乎被從朝中一掃而空。
接下來就是經典曲目,外敵已除,就該解決內部問題了——三黨內訌。
眼看著東林都弄走了,大家該排排坐,分果果了。
同時在此期間,東林狗頭軍師汪文言設計離間三黨,制造嫌隙,結果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啊。
齊黨之人鄒之麟想調職吏部,結果人齊黨不答應,鄒之麟一怒之下轉而投靠浙黨黨魁姚宗文、劉廷元。
再加上有汪文言從中出計,左光斗等東林要員與楚黨結盟,反攻齊黨,兩方的互訐直接將齊黨黨魁亓詩教、韓浚二人彈劾罷官,導致齊黨接近散伙
而在這過程中,內閣首輔方從哲一直居中調停,保證著朝堂的基本運轉。
萬歷四十八年,萬歷皇帝駕崩,一個月后泰昌在啟用了一堆東林后也跟著駕崩,留下了一堆的爛攤子。在移宮案中,東林得到天啟信任,開始逐步掌控朝堂。
天啟三年,趙南星主持癸亥京察,一舉將三黨逐出京城,還整出了個四兇罵人。
一時間,滿朝堂基本都是東林,達成成就——眾正盈朝。
但沒過多久,魏忠賢得勢,或者說天啟皇帝反應過來了,于是齊楚浙三黨殘余勢力投靠魏忠賢,閹黨形成。
自此,東林黨與閹黨的雙方沖突最激烈的時刻到來。
現在,既然他這個穿越者來了,那么歷史上的一切就不會發生。
朱由校想著,眼神飄到了桌子上的奏本。
如今的內閣三人,方從哲屬于中間派,但他的門生亓詩教是齊黨黨魁,意見略微偏向齊黨。
而剩下的兩人劉一燝和韓爌則兩人都是東林。
六部尚書中,工部尚書暫缺,新任的工部尚書王佐還沒到京,如今暫署工部印的是左侍郎王永光,這是個放牛娃出生的寒門子弟,屬于能干事的人,在天啟年間沒被閹黨端了,崇禎初年清算沒被東林端了,屬于滑不留手的人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荆州市|
五莲县|
太保市|
芮城县|
金川县|
通河县|
通州市|
博客|
太白县|
武汉市|
呼玛县|
勐海县|
新竹县|
封开县|
扎囊县|
清原|
松阳县|
洞口县|
龙陵县|
横山县|
佛冈县|
沧州市|
芜湖市|
奉贤区|
阆中市|
花垣县|
九寨沟县|
瑞丽市|
江达县|
赣州市|
林口县|
山西省|
阿拉尔市|
太白县|
鹿邑县|
甘孜|
阆中市|
巴林右旗|
张家口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