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何出此言?” “陳公出征,隨時可能征發我等,立了功,縱使當不了官,亦可在公府當個舍人,領五十畝祿田收成。運氣好點的,還能去縣里當小吏。” “吏員也有人愿意當?”小校驚訝道。 與一般人認知不同,在這個時候,縣吏真不一定是好活。 因為吏員們直面的是世家、豪族,真沒他們耍威風的余地。歷史上南北朝某些官員下令解散縣吏,都被認為是仁政——有的縣甚至有五百多吏員,除極少數滋潤外,絕大部分窮困不堪,游走在家破人亡的邊緣,經常逃亡。 所以小校才那么驚訝,難道縣吏還是什么好活? “當然愿意了。”年輕人賣完韭菜,哈哈一笑,直接走了。 小校還想多問,卻只吃了個后腦勺,有些無奈。 在人家的地盤上,他還不敢造次,不然一定把這廝抓回來,好好審問,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過他也算看出點眉目了。 這些百姓,好像既不是部曲也不是莊客。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依附于哪個塢堡或莊園,就是自種自收、自食其力的百姓罷了。 真細究起來,有點類似曹孟德擊敗黃巾后,并其部眾,于許下屯田的故事。 但世事變幻,滄海桑田,昔年曹孟德安置在許都附近自食其力的百姓還有幾個? 不過百年時光罷了,最后一個個不還是成了部曲莊客?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陳公固然聲名赫赫,但他能抵擋得了大勢嗎? “嘩啦!”一條魚掙扎著蹦上了甲板。 小校目瞪口呆,正經釣魚沒釣到,送上門來的卻有一條。 輕輕摳住魚鰓后,將此魚交給了伙夫,著其烹煮一番,然后繼續看著岸邊的景色。 遠處是一排排規整的房屋,一看就是新建沒幾年的,因為老房子不可能排得這么整齊。 房前、路邊甚至田埂上,遍植桑樹。 觀其大小,基本都是新移栽過來的,稍稍推算一下,便知這些桑樹最早也是前年夏天培育的苗,絕大部分甚至是去年春天培育,今年移栽的。 起碼還得等兩年才能大量采摘桑葉養蠶啊。 不過,陳公確實有大毅力,不嫌麻煩,整出了這么個場面。 小校看著看著,竟然入迷了。 沒有大塢堡莊園掣肘,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這幾年說不定還免租賦,如此穩定個幾年,日子定然差不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被匈奴掠奪了。 沒有塢堡莊園庇護,一旦敵軍大舉入寇,這些散居的百姓不過是砧板上的魚肉罷了。 就看誰的刀把子硬了。 小校十分好奇,打算明年再來看看。 ****** 睢陽渠東岸的河畔荒地上,幾處果園已經初具雛形。 這些果園都是邵勛的產業,因規模最大的一片是柿子林,故稱“柿園”。 庾文君帶著四位小姐妹,在林中小筑內走著,如穿花蝴蝶一般,仔細布置著新家。 有些事,她喜歡親自動手,而不是假手他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