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喬洪是匈奴人,降將出身,義從軍早期的三百多騎兵大部分是他帶來的。 段雄是禁軍出身,曾經在七里隘伏擊過匈奴,當時他帶的還是具裝甲騎,被司馬越抽調出鎮后去了兗州,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陳公帳下。 陰奇是新來的,涼州人。新招募了一千涼州騎兵后,他們這個派系在義從軍中占據了極大的份額。 老實說,滿昱的壓力非常巨大。 作為義從軍肇建時的主官,陳公一直沒有動他的位置,或許是出于情分,或許是其他原因。但不管怎樣,在部隊規模日益擴大,派系越來越復雜的時候,非常考驗他的能力。 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這支部隊上。 時常感覺力不從心,能力不足,然后逼著自己展開痛苦的學習,剛剛有所提升,發現又來了能力更強的人,于是又想方設法學習、請教——不能被人瞧不起啊,否則有何面目統御全軍? 此番伏擊匈奴,是他力排眾議之后做出的決定,前后調用了近千騎兵,只為了圍殲兩三百敵騎,結果一開始打草驚蛇,還讓人跑掉了百余騎。 好在最后結果不差,俘斬敵軍一百七十余騎,極大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督軍,這樣打還是免不了遭人襲擾?!标幤娌豢蜌獾卣f道:“調集千騎,只圍殺了不到兩百騎。而在陳留、濮陽、東平、濟北等地,匈奴人還在不斷劫掠,毀壞莊稼、屋舍,百姓流離失所,僵臥于野。再這么下去,對陳公名望損害太大。” “你有何良策?”滿昱問道。 “沒有?!标幤嬲f道:“我只是告訴督軍,這樣不是辦法。” 艸!滿昱心中怨憤,啥招沒有,就知道提出問題是吧? “君是督軍,我不是?!标幤嫘α诵Γナ諗n部隊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喬洪訕笑一聲,道:“督軍,這廝終日繃著一張臭臉,看誰都不順眼,下次派他過河襲擾石勒去。” 段雄聞言,詫異地看了眼喬洪。 同袍之間,何至于此?陰奇能帶幾個人去河北?縱然把一千涼州騎兵都帶過去,若被人圍住,找一處曠野四面圍射,讓你發揮不出近戰的優勢,豈不是要全軍覆沒? 更何況,他不信匈奴人一點沖鋒肉搏的騎兵都沒有。鮮卑就有很多擅長沖鋒的重騎兵,劉漢有禁軍,重甲步卒、重騎兵應該都有,這是要害人啊。 媽的,匈奴人不可靠! “少在背后說人小話。”滿昱瞪了喬洪一眼,然后指了指遠處,道:“你代我送一送乞活軍的人?!? “督軍,那般乞兒,喊來打仗是看得起他們,何必呢?”喬洪不以為然道。 滿昱左右看了看,道:“乞活軍是奉東海太妃之命前來助戰的。” “奉太妃之命?”喬洪有些不解:“嗣王呢?” “嗣王在閉門讀書,王府一應事務,都由太妃做主。我估摸著,得等嗣王成婚之后,太妃才會卸下這副擔子。速去,勿要問東問西?!? 喬洪滿臉問號地離開了。 滿昱翻身上馬,下了高坡。 騎兵漸漸匯攏而來,走在漕渠岸邊。 前方是圃田澤,乃上古名澤之一,在管城東三里。 西限長城(鄭韓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最長處約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水域面積非常遼闊。 圃田澤北通黃河,東連濟水、蒗蕩渠,溝通汴渠、鴻溝水系。 它還有調節洪峰、水量的作用,“水盛則北注(黃河),渠溢則南播(汴渠)”。 這個年代的圃田澤中只有少數沙岡。許是因為連通黃河,又戰亂多年,無力維護水利設施的緣故,到北魏年間,圃田澤漸漸淤積,沙洲增多,整個大澤被分割為二十四個湖泊,通過水道連通。 到了唐代,圃田澤周圍被開發出了不少地域,于是鄭州治所遷了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