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晉末長劍》
第(1/3)頁
邵勛一直在新鄭故城等了五六天,才收到了第一批糧草。
他也沒白拿潁川士族的東西,繳獲的財物送了一批給潁川士族,讓他們自己分,也算是一種買糧行為了,雖然人家多半不想賣。
而這個時候,敵軍也在頻繁調動。
正如王秉在外黃縣看到的那樣,一批又一批的匈奴騎兵聚集起來,奔往新鄭故城方向。
正準備出發東行的邵勛見了,下令停止進兵。
新鄭故城不大,又因廢棄多年,殘破不堪,但仍有一定的遮風擋雨的作用。
十一月二十一日,邵勛登上了城頭,看著野外越聚越多的騎兵,不知道他們想做什么。
騎兵多集中在西、北、東三面,獨空出南面,似乎在鼓勵邵勛率部撤退。
騎兵后方,還有步卒在艱難轉運糧草。
“這是打算與我耗么?”他皺起了眉頭。
現在又回到去年面對劉聰時的情形了,匈奴依仗騎兵優勢控制原野,遮斷信息,不讓你和外界聯絡。
當時邵勛有明確的目標,即挺進洛陽,故心無旁騖,一門心思前進,最終抵達城下。
現在呢?目標是什么?
新鄭故城西北方,逯明領著一支騎軍,且戰且退,奔向一處地勢較為起伏的緩坡地帶。
快要靠近時,桃豹在高坡上大聲道:“別演了,人家沒追過來。”
逯明扭頭一看,數百府兵已經撥馬回轉,奔回了新鄭故城。
他頓時泄了氣。
他們所在的這一片,許是因為靠近山區的緣故,地勢相對起伏。
這種地形固然對騎兵不太友好,但對賴以沖鋒近戰的騎兵則更不友好。
地形越復雜,騎射騎兵越占優勢。
地形越簡單,騎射騎兵也越占優勢。
聽起來有些矛盾,其實很簡單——
復雜的山坂丘陵之上,雙方都沖不太起來,這時候更考驗的是騎術。
漢時晁錯就提了幾條匈奴騎兵占優勢的地方:“上山下坂”、“出入溪澗”、“險道傾仄”。
這些地方需要更高超的騎術,適宜肉搏沖鋒的場景不多,不容易被沖擊騎兵抓住,利于匈奴人拉開距離,“且馳且射”。
其實就是發揮匈奴人騎術高超、箭術精準兩大優勢,讓擅長肉搏的中原騎兵有力沒處使,符合“揚長避短”的兵法要義。
當然,在山坂、溪澗之上,什么騎兵都沒有步兵好使,但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簡單到極致的地形,比如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連河流都沒幾條,除了草原就是沙地,這就更適合匈奴輕騎兵兜圈子放風箏了。
最怕的就是那種相對平坦,但又有很多河流、森林、房屋、溝渠的地形。適合沖鋒的場景多,還不太利于兜圈子拉開距離騎射,讓騎射手們相當頭疼。
今日逯明就想把府兵們引到這片起伏的丘陵之上,然后用騎射玩死他們,沒想到府兵不上當,追了一陣就撤回去了,為此還讓他被桃豹嘲笑了一番。
“大將軍來不來?”逯明下了馬,問道。
“尚未得到準信。”桃豹嘆道:“不過來又如何?有糧嗎?”
逯明亦嘆了口氣。
今年五月與邵勛交手過一次,為蝗災所阻,匆匆結束。
可以說,這是一次不成功的軍事行動。
戰后總結時,大胡卻連聲安慰眾人,說他已經找到了擊敗邵賊的方法。
眾人來了興趣。
大胡將他琢磨的辦法說出來后,眾人神色大振,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細節。
今日一試,果然有用!
所以他迫切希望大胡趕緊過來,把那兩萬騎都帶上。
有三萬騎兵在手,哪怕只是一人單馬、沒甚甲具的輕騎兵,只要運用合理的戰術,一定能讓邵勛吃個大虧。
但現實問題也擺在面前:糧食夠嗎?
“夏天來,有蝗災。冬天來,又缺糧。邵賊運氣就這么好?”逯明越想越氣,拔出腰刀,重重斬在一叢灌木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金阳县|
宣汉县|
修文县|
信丰县|
天气|
南郑县|
衡山县|
门源|
缙云县|
竹北市|
西安市|
溧阳市|
浏阳市|
苗栗县|
长阳|
响水县|
垫江县|
习水县|
北碚区|
攀枝花市|
北流市|
潞西市|
玛纳斯县|
密山市|
莱州市|
巩义市|
长葛市|
中宁县|
秦安县|
香格里拉县|
轮台县|
耒阳市|
阿城市|
昌江|
安康市|
钟祥市|
湖口县|
开原市|
滦南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