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滎陽-《晉末長劍》
第(1/3)頁
下了一場秋雨后,滎陽陡然冷了起來。
但百姓的生活更加冷。
因?yàn)檫B年戰(zhàn)爭,滎陽又地近京師,不但錢糧被搜刮得厲害,百姓也被大量役使,苦不堪言。
而就在這一片破敗之下,滎陽郊野悄然建起了一座佛寺。
先帝在位時,國朝有180座佛寺、僧尼3700人。隨著戰(zhàn)亂程度的加深,佛寺數(shù)量反倒增多了起來,即便是士族豪強(qiáng),也出資興建佛寺。
原因無他,僧尼們宣揚(yáng)的神魂不滅、因果報應(yīng)、三世輪回、天堂地獄之說太吸引人了,比起道人說的“白日升天、長生世上”更高明,更容易讓人相信——或者說愿意相信。
“佛乃戎神,豈能供奉?”在這座名為三界寺的叢林之外,有人大聲說道。
正在排隊(duì)入寺的百姓對其怒目而視。
僧人笑而不語,甚至跑過來問他們要不要喝水。
此人直接轉(zhuǎn)身走了,來到另一人面前,道:“阿舅,百姓多立戎神,僧尼不事勞作,長此以往,或有禍?zhǔn)隆!?
“阿舅”先安慰了他一下,然后嘆息一聲,道:“世道艱難,若非實(shí)在困苦已極,百姓又如何會奉祀戎神?”
“這……”小伙子無言以對。
“阿舅”名叫李矩,平陽人。
平陽被匈奴攻占后,他帶了一批人離開家鄉(xiāng),剛剛來到滎陽落腳,準(zhǔn)備聚居成塢,自食其力。
最近甚至接了太傅幕府的“買賣”,幫著修繕河渠,以利漕運(yùn)——黃河兩岸的流民所建的塢堡,基本上都接到了幕府的買賣。
“太傅要對河北用兵,會不會用上我們?”外甥郭誦有些憧憬地說道。
他還年輕,還有一腔熱血,總想著為朝廷建功立業(yè),光耀門楣。
“太傅……”李矩輕嘆一聲,道:“太傅頻頻調(diào)兵遣將,若真想平定匈奴,我便是豁出這條命,也要為他拼殺。可惜!”
“可惜什么?”旁邊有人忍不住問道。
“太傅又想進(jìn)兵,又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李矩說道:“王車騎屯東燕,裴豫州鎮(zhèn)白馬,說是要援應(yīng)汲、魏、頓丘等郡,但依我觀之,縱然王彌、石勒之輩攻破這幾個郡,他們也不一定渡河北上。說是援應(yīng),其實(shí)是阻賊渡河,不令其殺入河南罷了。”
李矩迎頭潑了這么一盆冷水,眾人盡皆失聲。
大伙拋棄家業(yè),遠(yuǎn)行至此,不就是盼望朝廷帶領(lǐng)他們打回去嗎?太傅意欲北攻匈奴,所有人都很高興,結(jié)果你告訴我這是假的?
“我說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看到眾人黯然的神色,李矩鼓勵道:“興許太傅被架在火上烤,下不來臺了呢?大勢逼著他出兵,他就不得不出。”
眾人神色稍振。但也不是很開心,被逼出兵,能打好仗嗎?萬一敗了,后面還愿意出兵嗎?
沒人知道。
不遠(yuǎn)處的河岸邊,傳來了陣陣整齊的帶有節(jié)奏的呼喊:“兄在城中弟在外,弓無弦,箭無括……”
纖夫們吃力地拉著船只,將一批從揚(yáng)州運(yùn)來的糧秣輸送至碼頭。
李矩出神地看著這些人。
事實(shí)上他與纖夫打過交道。最近一段時間,河內(nèi)、滎陽、陳留三郡的纖夫群體躁動不安,吵嚷著要去銀槍軍當(dāng)兵。
銀槍軍的威名,李矩也有所耳聞,他甚至知道銀槍軍一般在年底才會募兵,今年怎么提前了?
整整一千二百苦力、纖夫被募走。
沒選上的人扼腕長嘆,仿佛錯過了什么千載難逢的良機(jī)一樣。
再這么搞下去,河上拉纖的人都不太夠了——事實(shí)上已經(jīng)不夠了,這幾年涌入了太多笨手笨腳的新人纖夫、苦力,讓度支校尉罵個不停。
銀槍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江永县|
雷州市|
观塘区|
惠州市|
钦州市|
广平县|
福泉市|
林甸县|
鹤壁市|
区。|
讷河市|
进贤县|
咸丰县|
洛川县|
永昌县|
中西区|
紫云|
土默特左旗|
饶平县|
丽水市|
东宁县|
临猗县|
多伦县|
时尚|
汽车|
兰州市|
南岸区|
武城县|
安吉县|
大荔县|
郧西县|
绥化市|
离岛区|
岳阳县|
西林县|
滕州市|
高尔夫|
唐河县|
台中市|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