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墻角-《晉末長劍》
第(2/3)頁
“不是我著急,是司空急啊。”邵勛苦笑道:“華譚在京中連連催促,曹軍司派了庾元規西來,將官印送到了糜府君和我手中。”
說罷,邵勛從一旁的小箱子內取出了殿中將軍的官印,道:“我現在已非王國中軍將軍了。”
“你這將軍本來就是自封的啊……”陳有根低聲說了一句,不出意外,被邵勛狠狠瞪了一眼。
“殿中將軍,掌典禁兵督守殿廷,分隸左、右衛將軍,朝會宴饗及乘輿出入,直侍左右,夜開宮城諸門……”邵勛看著官印,慢條斯理地說道:“從今往后,我就是禁軍將領了,王國軍也將被拆散,分至各處。”
其實,殿中將軍是一個比較要害的職位了。
古來值守宮城,除侍衛外,還有禁軍野戰部隊。
這個傳統一直到北宋都有,什么殿前司的金槍班、內殿直等等。這些部隊既要參加對外戰爭,還要輪番宿衛宮廷。
說穿了,就是天子想增強在軍隊中的影響力罷了。
羊獻容拉攏邵勛,原因就在于他是殿中將軍,一線帶兵將領。
關鍵時刻,比禁軍統帥北軍中候還有用。
畢竟,北軍中候不會直接統帶宿衛宮廷的部隊,但殿中將軍會——這就像國防部長和一線師長的區別。
如果羊獻容真想策劃什么陰謀,殿中將軍能發揮極大的作用,比如封閉宮城,捕殺權臣。別管后果如何,這是真有可能做到的,前提是這位殿中將軍能深入控制自己的部隊,至少培養出了相當一部分親信。
“將軍,咱們那些老人,是不是都要撤出來?”陳有根問道。
“要撤,但不能全撤。”邵勛點了點頭,道:“教導隊我不打算留給禁軍了,你和兄弟們議一議,盡量全出來。我新立一軍,曰‘長劍軍’,就以教導隊為老底子了。”
“長劍軍屯于何處?”陳有根眼睛一亮,急問道。
他早不想給這個鳥朝廷效力了,能獨立出來再好不過了。
教導隊本來就相當于邵將軍的親兵,對他十分信服,大部分人應該愿意走,只要能有地方讓他們落腳。
“今日庾元規前來,我想起了一個地方。”邵勛說道:“禹山塢。”
“陽翟縣那個塢堡?”
“是。”邵勛說道:“迫退張泓后,庾叔褒便離開了禹山塢,回潁川老家住了一陣子,后來重回洛陽。洛陽連番大戰,庾袞又攜妻子族人前往汲郡林慮山,建了第二個塢堡。庾袞走后,禹山塢散了大半,而今卻沒多少人了。”
禹山塢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因為這個塢堡沒有“核心”。
庾袞只帶了少量族人,純憑個人能力和魅力,籠絡住了來源極其復雜的堡戶,然后一起盟誓,堅持到張泓撤軍。
說白了,這是庾袞為了自保,以及不忍看到陽翟縣百姓遭受匪兵蹂躪,帶他們上山筑塢罷了。禹山塢內的很多小帥、邑長、里賢,甚至直接就是陽翟縣的官吏。
形勢穩定之后,他們就走了,好好一個禹山塢便這么半廢棄了下來。
邵勛的盤算是,通過汲郡太守庾琛的關系,讓正在林慮山筑塢自耕的庾袞出面,利用他殘存的影響力,將禹山塢占下來,作為新組建的長劍軍的駐地。
為此,他需要與庾家進行利益交換,比如從王國軍內招募一部分人,跟著庾琛去汲郡上任,成為汲郡事實上的郡兵——河北可不太平。
這個事情并不簡單,但也不難。沒有利益的話,邵勛不愿意消耗他的威望和影響力來干這事,但若有禹山塢這么一個實實在在的利益,他還是愿意的。
司空不來,大家就可著勁折騰。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色达县|
正安县|
香港
|
邵武市|
安义县|
新安县|
乌审旗|
蒲城县|
德化县|
个旧市|
河南省|
佳木斯市|
宁国市|
白河县|
巴彦淖尔市|
东源县|
庆城县|
甘德县|
同江市|
丽水市|
东阿县|
曲麻莱县|
达日县|
松滋市|
毕节市|
鹤庆县|
同仁县|
松潘县|
绥江县|
安康市|
南阳市|
宜阳县|
曲阳县|
晋宁县|
隆德县|
遂川县|
平利县|
吉安县|
曲沃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