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晉末長劍》
第(1/3)頁
“寨主何在?”邵勛進(jìn)入寨子后,第一句話就是找人。
所有人都看向墻邊的一具無頭尸體。
很好,省得殺了。
其實殺不殺都問題不大。百十戶人家罷了,將來塞個千余戶并州流民過來,他們一下子就被稀釋了,翻不起大浪。
“金三。”邵勛喚道。
“在!”
“即日起,你為云中塢塢主,率一至三隊及本幢所屬散卒,屯于此處,且耕且練,勿要令我失望。”
“諾!”金三大聲應(yīng)道。
“其余人,隨我下山。”邵勛絲毫不停留,直接吩咐道。
“啊?邵師,不吃些食水再走?賊寨內(nèi)還養(yǎng)了一些牲畜,正好宰殺。”金三吃驚地問道。
“牲畜宰殺了多可惜。”邵勛摸了摸金三的頭,哈哈一笑,道:“還有,不叫‘賊寨’,叫‘云中塢’,你既是銀槍軍督伯,又是塢主,切記。”
說完,直接走了,一點不留戀。
此地位于宜陽縣西南,距縣城三十里上下,不算遠(yuǎn),也不算近。如果一路疾進(jìn),今晚就能趕到那座仿佛一陣風(fēng)就能吹倒的破爛縣城內(nèi)。
但他今天不去縣城,而是前往一泉塢匯合糜晃統(tǒng)率的大軍。
一泉塢也叫一合塢。
《晉書》有載:“一泉塢,在宜陽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
《水經(jīng)注》:“洛水又東,經(jīng)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合固。一合之名,起于是矣。”
和云中塢一樣位于土塬上,大概用水充足的緣故,唐代甚至將宜陽縣縣治改到此處,并命名為“福昌縣”。
福昌之名,由此而來,大致位于今宜陽縣韓城鎮(zhèn)福昌村一帶。
一泉塢經(jīng)營的年代很長了。
最早在三國時期,杜恕任弘農(nóng)太守,就開始營建一泉塢。從此以后,一直掌握在杜家人手里。
目前塢主/塢堡帥是杜恕之孫、杜預(yù)幼子杜尹。多年來一直在一泉塢耕讀,觀望天下形勢。
張方數(shù)經(jīng)此地,都對這個烏龜殼一樣的堡壘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不管了。
當(dāng)然,杜尹也很會做人,每次都奉上部分錢糧,態(tài)度十分恭敬。再加上他京兆杜氏的身份,都是關(guān)中老鄉(xiāng),張方還能怎么辦?收錢走人,如此而已。
很顯然,祖籍關(guān)中的杜尹已經(jīng)是宜陽的地頭蛇、坐地戶了。他甚至謀求過弘農(nóng)太守的職位,只不過讓糜晃截胡了,心里微微有些不爽。
今天糜晃率大軍來“拜訪”,心中就更不爽利了,只是不表露在臉上罷了。
邵勛在傍晚時分抵達(dá)了大軍駐地。
當(dāng)他策馬而至之時,王國中軍數(shù)千將士齊聲歡呼,讓正出塢拜會太守的杜尹大為驚訝。
“此金甲武士,何人耶?”他看著糜晃,問道。
“殿中將軍邵勛。”糜晃捋著胡須,呵呵一笑,道:“東海朐人,勇武絕倫。”
“竟是他!”杜尹顯然聽說過這個名字,追問道:“可是殿中擒長沙王之小將?”
“正是。”糜晃笑道:“天子御賜禮服、寶劍、金甲,彰其為‘擎天保駕功臣’。”
杜尹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大兄、尚書左丞杜錫曾跟他提過此人,說司馬越帳下諸督、將皆了了,唯此人兇悍嗜殺,敢打敢拼。不但掀翻了長沙王,連上官巳、張方等人都沒在他手里討著便宜。
初聽之時,杜尹不覺得有什么。此時見到真人,他信了。原因很簡單,此人得軍心。
沒帶過兵,沒親自管理過成千上萬人,你很難體會這種所有人都對著你歡呼的感覺。
幸好他是殿中將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武安市|
巍山|
独山县|
江孜县|
昭觉县|
禹州市|
惠州市|
大宁县|
上杭县|
平泉县|
全州县|
体育|
韶关市|
武义县|
聂拉木县|
湘潭市|
陇川县|
沭阳县|
沅江市|
和田县|
张家川|
隆尧县|
崇明县|
根河市|
泊头市|
苏尼特右旗|
钟祥市|
老河口市|
合山市|
孟州市|
遵义县|
聂拉木县|
云安县|
陆河县|
东台市|
彰武县|
玛纳斯县|
惠水县|
房产|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