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晉末長劍》


    第(1/3)頁

    永安元年(304)七月,天熱如火,悶熱非常。

    東海王司馬越突然降低了開會的頻率,更有甚者,時不時帶著幕僚們出城游山玩水,吟詩作賦。

    京中陸續(xù)出現(xiàn)了聚會雅集,多首詩賦為人傳誦。再一看作者,嗬,不是洛陽名士,就是越府幕僚。

    留守洛陽的石超聽聞,暗自哂笑。

    司馬越,也就這點出息了。

    于是,他更放心地住在金谷園。你還別說,大夏天的,山里面住著就是舒服。

    七月初五,洛陽中軍、東海王國軍又一次出城操演。

    這并不奇怪。在過去幾個月內,他們一直定期出城,畢竟城內沒那么大的空地給他們會操。

    糜晃、邵勛等人抵達芒山后,正常操練了一天。

    第二日,全軍拔營,返回洛陽。

    糜晃已是督洛陽守事。

    按照計劃,司隸校尉滿奮、禁軍將領苗愿的兵皆隸其指揮,前者有三千人,多為新募,后者只有兩千,亦為新募,目前正由老退在家的禁軍老兵協(xié)助整訓。

    加上東海軍,總計八千眾,這就是留守洛陽的全部兵力了。

    邵勛不覺得糜晃真能指揮滿奮和苗愿的部隊,但事已至此,只能勉力行事了,反正他各種計劃都想好了。

    巳時初刻,王國軍已近大夏門。

    邵勛在陳有根的協(xié)助下,穿戴好了鎧甲。

    他看著立在身后的兩百三十名盔甲精良的武士,沒有說話。

    戰(zhàn)爭,已經開始了。

    按照司空的部署,諸將各自領兵,突襲石超部。

    其中,大將茍晞領禁軍六千,攻金谷園。最好能殺了石超,如果被他跑了,就縱騎追擊,不讓他回洛陽。

    主將不在,兵眾自然心神不屬。這時候會謠言四起,都覺得自己被留下來當了炮灰,戰(zhàn)意全無。更何況,這些鄴兵分守十二座城門,半年來軍紀廢弛,只以敲詐勒索為能事,墮落得厲害,正適合突襲。

    曾經投靠鄴城的王瑚也會“反正歸義”。為了保密,王瑚至今尚未對手下八千多將士宣布,只在少數(shù)心腹將領間提了一下。

    這就夠了。

    突襲展開后,作為前禁軍將士,石超留守洛陽的最強武力,即便他們不反戈一擊,只作壁上觀,什么都不干,都足以讓局勢產生根本性的逆轉。

    東海王國軍三千人的任務是攻大夏門。

    昨日出城操練,糜晃下令從全軍中揀選精銳勇武之士二百人,披甲執(zhí)刃,武裝到牙齒,統(tǒng)歸中尉司馬邵勛帶領,作為選鋒當先突擊。

    剩下的兩千余人繼之,待選鋒將敵人打懵之后,鼓噪而進,一舉擊敗敵軍——以他們的訓練程度而言,和鄴兵半斤八兩,也就只能干這些了。

    糜晃最開始其實想全軍突擊,一擁而上的。但邵勛不信任王國軍整體的戰(zhàn)斗力,堅持要求揀選精銳,充當尖刀,待趟平前路之后,再讓主力部隊上來打順風仗。

    精銳大多來自下軍,上軍的東海世兵中也挑選出了五六十人,總計二百。

    邵勛給他們取了個名字:突將。

    “突將”之名最初來自源自諸葛亮的《后出師表》:“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

    其實就是軍隊番號,顧名思義,大概是突陣之軍。

    糜晃一聽這名字,眼睛都直了。

    邵郎君你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的?

    邵勛當然沒有“我,新時代風投對象,速速打錢”之類的想法,他只是單純覺得這個名字好聽,不假思索地借用罷了。

    昨天二百突將及三十名教導隊士卒做了多次演練,這會已經磨光刀槍劍戟,上好了弓弦,全員披甲,臨行前還各喝了一碗酒,確保突陣時勇氣倍增——確保沖鋒時已經上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浙江省| 扎兰屯市| 镇康县| 平昌县| 大邑县| 蒙阴县| 五大连池市| 资兴市| 宿迁市| 双柏县| 栾川县| 正定县| 鸡东县| 晋宁县| 平和县| 景德镇市| 旅游| 岳阳市| 元朗区| 芜湖市| 皮山县| 南漳县| 嵊泗县| 乳山市| 英山县| 綦江县| 息烽县| 曲松县| 永平县| 德昌县| 余江县| 巴林左旗| 松溪县| 兰溪市| 鸡东县| 礼泉县| 钟山县| 武穴市| 安达市|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