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家宴結束后,眾客散去。 裴妃送從兄裴遐出門,順道說了幾句話。 “叔道既在四兄那里當幕僚,不妨替我帶幾句話。”不甚明亮的月光下,裴妃的臉上似乎有些憂愁。 裴遐不敢大意,立刻說道:“阿妹請講。” “王師屢破冀兵,固威風凜凜。不過,妾擔心鄴人懷恨在心,將來一旦戰敗,會遂行報復。”裴妃皺眉道。 “這會不是打得挺好么?賢妹怎會想到戰敗?”裴遐問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裴妃嘆了口氣,道:“京中存糧,現在已不是秘密了。妾聽大王提及,大約也就夠支應到二月。如果這幾個月打不贏,王師怕是難以為繼。” 裴遐沉默。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棘手。 包圍一座城市,并不需要你把刀槍架到城墻下,不留一絲縫隙,事實上只需控制住交通要道即可。 運糧需要車輛,車必然要走驛道,那么你截斷驛道就行了。 如果是船運,其實也簡單,截斷水運即可。更何況馬上要入冬了,河流封凍,船運沒法繼續。 至于人背肩扛,或者馬驢馱運,效率太低,不做考慮——其實這招也很好防。 如今冀州兵在城東,關中兵在城西,雖連遭失敗,但都堅持著沒退。 城北芒山(邙山)一帶還有鄴兵偏師的營壘,城南洛水之南,則有鮮卑游騎抄掠,洛陽其實還是處于包圍狀態,外界資糧沒法輸入京中。 說實話,若非敵軍來的時候已過秋收,這會局面還要更加艱難。 “阿妹,你想說什么,不妨直言。”裴遐想了想后,說道:“你雖為女兒身,然素有才智,我們都佩服,但講無妨。” “如果長沙王最終失敗,外軍入城,恐會有很多不忍言之事發生。”裴妃說道:“就不說百姓了,單說城內外的公卿士族,萬一被滋擾、劫掠乃至——” 說到這里,裴妃神情哀婉,深吸一口氣平復心情后,方道:“為今之計,還是得團結起來,不然就得受人擺布。我觀司馬穎不是什么有智略之人,也聽不大進忠言,如果大伙團結在一起,他見無法得手,或許只要個皇太弟的名義就滿足了。” “洛陽,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至少不能全部落入外兵之手。”裴妃最后說道。 有道理!這是裴遐第一個生出的念頭。 別人不好說,張方手底下都是什么畜生? 他們一旦進了洛陽這個花花世界,放縱之下,不知道會鬧出多少亂子。 所以,即便保不了全城,也要保護一部分區域,這就需要大家抱團了。 “阿妹覺得應該怎么做?”裴遐誠心問道。 “王瑚殺河北十六員大將,名望極高。茍晞也打得有聲有色,甚至就連糜晃,都偶有小勝。”裴妃說道:“與他們多聯絡,大家一起抱團取暖,或許能保全各自家門。” 裴遐點了點頭,同時看了堂妹一眼。 她如此賣力,多半是在為司馬越拉攏禁軍將領。 如果最終失敗,諸將團結在東海王身邊,他就有了與司馬穎討價還價的本錢。 司馬穎應該不會愿意離開鄴城老巢。 他確實才智有限,但并不傻。一旦離了鄴城,來到洛陽,命運就不在自己掌控中了,就像當年的司馬乂——最初可是帶著二十萬大軍來誅殺司馬倫的,但這二十萬人多是世兵或臨時征發的丁男,不是職業武人,你沒法把他們一輩子綁在身邊,總要遣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