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澤輕笑,卻堅決的搖頭:“那不是我的道。” 老道士不再多言,起身倒背雙手飄飄離去。 陸澤平復心境,調勻呼吸,毫不猶豫掀開錦盒,里面有一本書冊,一卷絲絹,以及一張紅箋。 書冊封面寫著《武當綿掌秘功》,翻開來,分為兩個部分。 前半部分是一整套外功掌法,囊括練力、練功、練招與打法,只缺了武當獨門內家氣功心決。 后半部分是柳沉舟在此基礎上另辟蹊徑,將原本以柔克剛、后發制人、隔軟打硬的道家功夫,練成剛柔并濟、內外兼修的獨門武功。 就其今日戰斗中的表現而言,可說是一門不破的掌法。 所謂不破,是將一身之心意、氣血、內勁、筋骨、皮肉、臟腑吐納融合,發招之時任意所至,皆能發揮出全部的力量。 一擊之中包含多種殺傷威能,無需刻意變化招式,以不變應萬變,令對手無法卸力分化,只能正面迎擊,勝敗往往一招可決,避免久戰不下,拖出變數。 能將一門在武當派算不得上乘的武功,練到推陳出新的地步,柳沉舟無愧于宗師之名。 陸澤見識過他親身示范,感通得知他運勁發力時的內在變化,粗粗閱覽一遍,心中已有所悟。 若是再使太乙玄門劍,原先難以參透的步法、腰胯發力,脊椎、臂膀運力傳遞,都能節節貫穿,雖然還達不到令狐沖那種揮灑自如的程度,卻也足堪大用。 放下功法,展開卷軸,迎面幾個大字沖的他心神一震。 “鄭和航海寶鑒!” 前世,鄭和下西洋的事跡小學生都知道,但因原始史料丟失殆盡,殘存的旁證也被焚毀刪改的面目全非,多半只能靠考古所得的只言片語猜測,疑點頗多。 現在,陸澤展開的絲絹上,首先描畫了一副世界地圖,明晃晃的寫著“鄭三寶下七洋”,以纖細線條簡易勾勒出大概的航線和途徑國家,標注代表性建筑和物產,國主名稱,以及大明王朝派駐各地的巡檢司和鐵工商貿站點。 陸澤眼界大開,這是前世從未得知的新知識,同時也解開了重生以來的部分疑惑。 當下的大明朝,對海外諸國十分了解,那份天朝上國的自信驕傲絕非盲目自大,而是實打實的文明遙遙領先所帶來的優越感。 這幅航海圖上,沒有至關重要的航路牽星數據。 后面的注釋說明,另有寶船設計圖紙、監造工程記錄,艦隊規劃組成和航行日志,以及對諸國詳細的調查報告等等,數量龐大的典籍檔案,都藏在一個地方,需要按圖索驥才能找到。 這便是柳沉舟讓林震南千里迢迢暗中運送的紅貨,也是讓他送命的根本原因,甚至搭進去了小兒子和整個船幫。 陸澤瞬間又想到了一段歷史疑案,劉大夏焚毀鄭和航海資料的傳聞,莫非,另有隱情? “的確是嚇死人的大麻煩啊。” 雖然他對明史不太了解,卻大概了解這王朝中后期,文官士林是何等的囂張跋扈,肆無忌憚,連皇帝說落水就落水……咦,眼下的正德皇帝,貌似也快了吧? 陸澤嘖嘖感嘆,拿起最后那張紅箋,上面只寫著一個人名,一處地址,一句暗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