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這個時候,正是楊神候站了出來,他和我講可以將揚州府大半存糧運往邊地。正是因為有揚州這一批糧米,這才解了邊關危機。” “太子殿下,的沒錯。如果揚州大豐收是假的,那么這些運往邊關的糧食是哪里來的,總不可能是靠你潘大饒一張嘴給變出來的吧。”魏國公徐達這時候站出來開口道。 這一件事,涉及緊急軍情。 又是太子朱標,親自策劃的,因此即便是中書省的幾位,也不知道此事具體細節。 眾大臣一聽,這才恍然,原來楊憲早在這么早的時候,便已經立下如此大的軍功。 事情到了這一步,便已經是水落石出。 事涉機密,潘隆云不知道很正常,他也只是在恪守他作為御史的一個職責所在,因此誰也怪不到他頭上來。 “怎么,潘御史,還有話講?”朱元璋見潘隆云還站在外頭,不由提高了幾分語氣,有些不耐煩道。 潘隆云一張臉漲紅,就在他鼓足勇氣,想要開口時。 “陛下,臣胡惟庸有本參奏!” 潘隆云憋著喉嚨的話,直接被胡惟庸給硬生生打斷,只能吞了回去。 他轉頭看了一眼胡惟庸,眼里閃過一絲不解,可胡惟庸根本沒有理會。 最后只能向朱元璋告罪一聲,退回隊列之鄭 .................. 等到大臣們參奏完畢后。 朱元璋笑著向滿朝文武百官,公布了幾項大明新政。 看著底下,一個個臉上露出震驚神色的官員們,朱元璋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之前被潘隆云攪和的那一絲不痛快,此時也已經如輕煙般消散。 這一日,沉寂已久的大明官場正式注入一股活力的新風。 散朝后。 潘隆云特意在宮外一個僻靜的地方,等著胡惟庸。 焦急等待許久的潘隆云一見著遠遠走過來的胡惟庸,立馬走了上去,開口道:“胡大人,剛才在朝堂上你為什么要阻止我出那件事,之前你可不是這么講的。” 胡惟庸并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先四處張望了一下,確定四下無人時。 這才緩緩開口道:“潘大人,當時我那么做完全是為了你好!” “為了我好?”潘隆云愣住了。 這句話,他好像聽過無數遍了,自己和李善長、胡惟庸見面,他們好像每一次都這么。 “你參奏楊大人一事,即便沒成,陛下也怪不了你,因為你只是在履行你的職責而已。陛下不僅不會怪你,而且還會在心中暗暗贊賞你,贊你是一個敢于進言的御史。”胡惟庸開口道。 潘隆云心里一想,還真是這么一回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