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再加上這次家鄉鳳陽暴動事件,更是將朱元璋這種情緒推向了極點。 朱標同樣痛恨貪腐,同樣認為這些貪官污吏該殺。 可在他看來,有時候朱元璋的做法還是太過了,株連手段在朱標看來還是太過酷烈。 這些日子,他身心俱疲。 不知道這樣殺下去,是否真的能止住這股貪腐之風。 聽了朱標一番話后,楊憲沉默了片刻,忽然開口道:“不知太子殿下,是否有試過將自己代入那些貪官的視角,去想一想,他們為什么要貪?” “代入貪官視角?”朱標疑惑地看著楊憲,果然每次對方都會帶給他新的驚喜。 “這些當官的,那一批和皇上一起打下那一波人,自不用,幾乎可以是拿自己的性命拼到了如今的身份地位。就拿普通的讀書人來講,也是十年寒窗苦讀,才拿到官身。首先一點他們都會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然后就是咱大明官吏干的活實在是太多太累。” “拿應府的京官舉例,剛破曉,大多數百姓都還睡著,可對于在京的官員來講,又是一日的早朝開始了。” 明朝,尤其是洪武年間的早朝,可不像后世電視劇拍的那么輕松。 早起后招呼丫鬟沐浴更衣,用過早膳吃的飽飽的,然后坐在轎子里到達宮門,日上竿頭,和同僚打打哈哈吹吹水,然后上早朝。 朱老板當皇帝的時候,時常有人講,那上的不是朝,而是命。 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明朝早朝,凌晨3點,大臣們就要到達午門外候著了。 京城這么大,可不是誰都有那個實力住2環內的。 住的稍微遠一點的官員午夜時分就要起床洗漱,穿戴整齊后,就可以準備出發了。 而且怎么去上早朝,咱老朱這邊也有規定,沒有特殊情況,只允許步行,不準騎馬坐轎子,除非皇帝恩賜。 如果趕上一個極端氣,那完蛋了,起床時間只能是更早。 朝廷也知道早朝時間太早,午夜時分,古時候又不像現代有路燈照明,再加上古代街道可不像現在這么平整,因此一不心,踩到坑,摔個頭破血流都是常事。 因此朝廷這邊直接安排人員在固定的時間地點,打著燈籠等候上朝的官員,替他們引路。 這些人又被稱為打燈人。 每一次,官員們見到這些打燈人都會蜂擁而至,生怕自己錯過時間。遲了就得等下一個打燈人,要是誤了上早朝的時辰,那就完了。 因此朱老二在京城修建瀝青路倒是做了件好事,這些做京官都該感謝他才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