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第(1/3)頁

    在古代,教育一直是種稀缺資源。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這個年代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與之相比,現代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真的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在古代沒有義務教育,甚至連公立學校也都少的可憐,一個縣就一個縣學、一個府就一個府學,官辦最高學府便是大家熟知的國子監。

    當然這些學校可不是誰都能隨便進的。

    拿最低級別的縣學來講。

    只有在參加科舉童試錄取后才有資格入縣學讀書,以備參加更高一級之考試,謂之進學,士子稱庠生、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因此一般人,想要接受教育,唯一的選擇便是上私塾。

    這些私塾或是教書先生自己成立,或是有人捐助,也可能是鄉里當地人聯合出資請先生來教課。

    大戶人家,則是會將教書先生直接請到家里,專門給族中后輩上課,謂之教專館。

    私塾最早的創辦者便是孔子。

    他當時訂立的學費是十條束脩,即十條臘肉。

    這條規矩被后世教書先生繼承了下來,當然這個價格不算便宜,要知道在古代吃肉可并不容易。

    隨著時代變遷,私學漸漸普及,運營模式逐漸成熟,私學的經費來源也趨于多樣化,有地方士紳的捐贈,還有政府的補助,所以個人繳納的學費也逐漸降低。

    明洪武年間,一個學生讀私塾的費用一般為每年80斤到120斤小麥。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是每家每戶都能上得起學的。

    以一戶中等自耕農為例,家里大約能有5畝田地,也就是說一個學生上學費用差不多占了全家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楊憲要做的便是在揚州創辦屬于這個時代的九年義務教育。

    除了這個時代最傳統的蒙學教材“三百千”外。

    楊憲還會按照現代教材,編撰教授算學、自然學、格物基礎等知識。

    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個時代,楊憲終究還是想要做點什么的。

    從最開始,燉了那只報曉的坤坤,只為了改變原本楊憲被殺的命運。

    到如今,心里頭生出了更多的積極的念想。

    很多事情即便暫時做不到,但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

    從想法,到正式落地,尚需要時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桑日县| 大石桥市| 威远县| 广汉市| 乡城县| 江北区| 利辛县| 肇庆市| 仁化县| 乌兰察布市| 静乐县| 姜堰市| 湘乡市| 贵州省| 北碚区| 嘉祥县| 邻水| 江孜县| 澜沧| 兴和县| 博客| 临夏市| 连平县| 台北市| 博白县| 西畴县| 鸡泽县| 霍城县| 进贤县| 康马县| 阳西县| 潮州市| 伊金霍洛旗| 钟祥市| 临西县| 循化| 修水县| 子长县| 武川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