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等到他看到鹽場工作情況,還是大吃一驚。 朱標在看過楊憲的奏折后,花了不少的時間才終于搞清楚新的制鹽之法,楊憲在奏折中只是寫了原理方法,并未詳細到使用何種器具,很多東西都需要他們自己琢磨。這也是為什么朝堂,還未將這套新的制鹽之法,向全國推廣的原因之一。 在鹽場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器械設施后,朱標都會恍然大悟,在心中生出原來還能如此的想法。 對楊憲就更加佩服了。 此時正是忙碌的時候,鹽場里的鹽工們忙碌的不可開交。 朱標看了一會兒,忽然皺起了眉頭。 他總覺得事情好像哪里有些不對勁。 鹽場里的鹽工們雖多,但卻沒有絲毫雜亂。 有專門從鹽壁上敲鹽礦的,有專門將鹽礦敲碎的,有專門研磨的,還有專門溶解過濾...... 他腦子忽然浮現出一個詞,流水! 對,整個制鹽過程就如流水一樣順暢,有條不紊。 朱標又是站在一旁了一會兒,明顯看出不凡之處,卻一時想不通其中訣竅。 “楊卿,我瞧著你這鹽場好像與別地鹽場有些不同啊。”朱標開口問道。 既然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了。 楊憲伸手抓起一小把精鹽放在手中,驗了一下品質后,隨手將其拋了回去。 他伸手指著鹽場的鹽工說道:“要得到最后這雪白純凈的食鹽,需要采礦、敲碎、研磨、溶解、過濾、解析這幾個步驟,我把這些步驟全部劃分,每人只負責一個步驟,這樣非但能提升效率,還能提高質量。” 看到朱標仍舊聽得一知半解。 楊憲當即拍了拍巴掌,示意鹽場內的鹽工們全部停下。 沒有什么講授,比親自演示更加清楚了。 “小李,你帶5個年輕人,按照你們一開始的法子制鹽。” “老孫,你同樣帶5個人,按照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做事。” 楊憲分別朝其中兩個人喊了話,一個年輕人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大漢應了一聲,開始聽命行事。 “來人,豎一炷香!” 楊憲見眾人準備妥當后,讓人在一旁豎起了一炷點燃的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