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放眼看去,可以見到諸如【中華燕窩魚翅酒樓】、【桂州茅臺酒】、【上京王致和臭豆腐】、【同仁堂丸藥】、【漳港片仔癀】等招牌。 繼續前進,還有【潮州戲院】和【國語影院】以及各種售賣中文雜志和書報的刊亭。 街中十分熱鬧,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都有。 耳邊充斥著暹羅語、英語和口音極濃的中文。 陳軒略過大部分商鋪,穿過耀華力路夜市,走進了石龍軍路。 這條路的兩端分別銜接著不同的街區。 其中的一半屬于華人社區,另一半則是天竺社區。 算是曼谷西區魚龍混雜的地方。 這里的游客明顯少了許多,街面兩邊有幾輛老款豐田威馳和至少二十年車齡以上的威姿轎車停靠著。 他時不時的看看手機上的資料確認位置。 花了十幾分鐘才在石龍軍路的一條社區小巷里找到了目標。 那是一家掛著“大輝暹羅駐外勞務事務所”簡陋招牌的小店。 發黃氧化的塑料門簾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招聘啟事。 這是一家蛇頭店,既有明也有暗。 據說在出境方面搞不定的手續,他們都能輕松解決。 而且還對暹羅周邊鄰國的偷渡路線和接頭人也了如指掌。 要知道東南亞諸國向來是偷渡出境的重災區。 早在七八十年代,不少東南亞人就選擇偷渡香江。 完善的偷渡網一直沒有消失,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變化。 近幾年的核心并非是暹羅。 但此地畢竟是東南亞的“十字路口”,意義不言而喻。 陳軒是第一次接觸這方面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清楚究竟如何,只能先走一步算一步,有心打聽的話,總會有眉目的。 想到這里,他推開了塑料門簾。 店內彌漫著煙霧,老舊的桌臺后邊趴著一個身材壯碩、穿著背心紋著花臂的短發男人。 店內的墻面同樣貼滿了招聘啟事。 稍微靠前的位置還釘著小供臺,有一尊古曼童端坐其中。 空氣里飄蕩著類似咖喱和酸檸混合的怪味。 他微微蹙眉,走近桌臺,伸手輕輕叩擊了幾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