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冗長而無用的講話讓全場昏昏欲睡。
除了時不時響起的相機快門聲外,現場十分的安靜。
畢竟他可是代表著甸緬菌Z府。
場中的熊海波摟著女伴的纖細腰肢,心中有些疑惑。
自從蘇拉培離場已經過去了十幾分鐘,讓他感覺不太對勁。
而且此時的索奇督臉色非常難看,連帶著會場內的便裝保鏢都多了不少。
這讓直覺敏銳的熊海波隱隱覺得有問題。
但這里可是DKBA在妙瓦底的大本營,數以百計的精銳士兵正守在周圍。
想到這里,他對安全的顧慮就打消了。
人不會對認知以外的危險產生擔憂。
熊海波關心的是蘇拉培答應過要為他引見那四位米國記者。
當兩位本地大佬的講話結束后,下一個環節是現場提問。
由甸緬廣播電視臺特派的記者對著臺上PBS攝制組成員進行簡單的提問采訪。
本意這個環節是為了讓PBS的米國太君知道甸緬人民的熱情。
好歹也是要面對異國觀眾,多少肯定得給點面子。
殊不知這樣的安排,對習慣直來直去的米國人簡直是煎熬。
哪有讓記者去采訪記者的。
而且還是在項目攝制期間,并非是成片獲獎之后的專業訪談。
但不管怎樣,這都是“招待”的一部分,他們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場上的索奇督有些坐立不安。
時不時就掏出手機在桌下編輯信息發送出去。
身后數量加倍的保鏢更是如臨大敵,右手始終搭在腰側的槍套上。
不過他把自己的焦慮掩飾的很好。
每次抬起頭都面帶溫和的笑容。
有些事不知道就等于不存在。
莫名其妙的闖入者,差點受到刺殺的蘇拉培都讓索奇督非常擔心。
沒錯,安保部已經把闖入者定性為“刺客”。
并斷定這可能是克*倫武裝對DKBA的一次報復行動。
熊海波耐著性子又等待了半個小時。
依然看不到蘇拉培的蹤影,不由得心中有些不滿。
那些米國記者近在咫尺,而他卻不能直接進行接觸。
因為他要做的事情可是賄賂,這種事壓根不能在公開場合進行!
所以才需要蘇拉培的特別引見,為他創造單獨會見那四位米國記者的機會。
這種又想多掙錢,又擔心會出紕漏的心理,讓熊海波有些忐忑。
甚至開始打退堂鼓。
全妙瓦底都在配合著DKBA和甸緬菌Z府演戲,唯獨他金鑫園區要搞特殊。
若是稍有不慎,就會被拎出去樹立成反面教材。
他知道米國記者只是看起來“溫順”好相處。
實際上這些家伙就像是聞到腥味的老鼠,只要逮到噱頭回去絕對會曝光。
在這么一種復雜的心理下,熊海波變得越發焦慮了。
端起高腳杯,他一口飲盡了剩下的酒水。
抬手拍了拍女伴的Q彈的翹*囤。
“親愛的,到場邊等我一會兒。”
“我要去見一見蘇拉培絲令。”
他用夏國話說道,身邊的洋白妞女伴倒也聽得懂。
返身向熊海波拋了媚眼后就扭著P股走向了會場邊緣。
原地的熊海波從褲兜里掏出一部手機,緩步走向另一邊更僻靜的地方,找到蘇拉培的電話號碼撥通了出去。
……
安全屋內。
這個房間是復合結構,有點像套房。
但又比一般的套房更加緊湊。
墻體厚達半米,經過了多次加固,雖然沒有用鋼鉛板,但也是由高標號混凝土澆筑而成。
其內還有密集的鋼筋網,可以硬抗兩到三發RPG-7的打擊。
破甲火箭彈只能在上面打出一個小窟窿。
在戰亂地區,要么就別蓋房子,要么就得整的堅固些。
真正符合標準的建筑不是那么容易就會被摧毀的。
戰爭中的摩天大樓往往能成為“笑到最后”的城市殘骸。
除了在指定位置進行定向爆破外,常規的火炮、炸彈和導彈都是難以直接摧毀大型建筑的。
通常需要進行連續轟擊。
作為妙瓦底中首屈一指的高樓,這里唯一的優點就是堅固。
修建時并沒有偷工減料,而且用的還是戰堡標準。
鋼筋密度和混凝土標號都比普通大樓更高得多。
造價也相當不菲。
當初修建時還是招商部忽悠了幾個獅城富商的投資才蓋起來的。
等樓蓋好就沒有他們什么事情了。
這也是妙瓦底常見的套路。
這幢樓中幾乎每層樓都有那么兩三處特別加固的房間。
真要是開打了,鎮區內的每一幢樓都能隨時轉化為戰斗堡壘。
頂部可供直升機起降,各處高臺還能布置重火力。
樓體本身的防御力也相當給力,這就是實用性高于一切的體現。
此時這間安全屋內只有蘇拉培和陳軒兩個人。
他們坐在會客廳的沙發上小聲交談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