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張振宇做出決定,并且前往四海樓打聽消息的時候。 羅森已經坐在了金耳朵酒館的情報點當中。 這次他提前把準備好的洋貨給裝進了兩只手提輜重箱中。 同時在金陽光信用社花費了50黯晶租了一天的單間保險室。 這種保險室就像是由六面鋼筋混凝土板拼接而成的正方體籠子。 其內沒有任何的電子設備, 外部同樣如此。 但有街區的士兵在進行嚴密的巡邏。 這里本來就是金陽光街區專為私密交易而設置的場所。 為此,羅森特意弄了一輛用篷布蓋著的小推車作為偽裝。 通過暗處取貨的方式,前后分別送了好幾推車的洋貨進來。 這樣即便保險室存在隱蔽監控,也不會露出馬腳來。 外圈的情況復雜,有不少掠奪者與獨行客混雜其中。 相比之下羅森就像是其中的一朵毫不起眼的小水花。 準備妥當之后,他才利用此前通訊編碼聯絡了金耳朵的7號專員。 此時此刻,戴著電子鏡片的7號就坐在羅森的對面,正饒有興趣的看著桌面上的兩個手提輜重箱。 這兩個輜重箱其實并不小。 裝滿之后,除非注射過基因藥劑,普通人甚至都提不動。 所以7號一眼就能看出羅森應該是打過針了。 而這次前來,他應該還是為了做生意。 此前的那批罐頭、奶粉和餅干雖然封裝工藝原始,不過品質確實沒話說。 低污染、高凈度的食品很快就通過金耳朵酒吧的渠道在街區內圈銷售一空。 甚至還有街區的一位大人物,表示出了要持續購買的意愿。 在這單生意里,金耳朵酒館的利潤達到了三倍以上! 同樣的,黑色幽蘭糧產品公司也在內圈放出了一批近乎一模一樣的貨物。 這些消息都是外人難以接觸到的。 但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并不是什么秘密。 因此,雙方都篤定的認為羅森肯定有一條穩定的貨源。 于是在他離開的這十來天里,都在各自動用渠道試圖尋找他,不過這么做注定是徒勞的。 其中以情報打聽和收集著稱的金耳朵酒館更是為此花費了數百黯晶的調查成本。 最終發現羅森的軌跡消失在外圈的西區某處,而街區的幾個檢查站并沒有他離開街區的記錄。 關于這倒是不足為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