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進得縣衙,李仁宏見到武植,自然嘴巴已笑得裂到了下巴處:“我的福將兄弟來了!” 又是客套一番,李仁宏喜道:“兄弟,你滅王江三大反賊及兩百從賊的功勞,為兄已報至東平府,吏人出職那是一定的了,下一步想去哪里,你可有什么計較?” 武植對那“兩百從賊”倒也不驚訝,這只是大宋上報軍情的基本操作而已,便道:“小弟對這些個官場之事也不懂,還請兄長做主,兄長讓小弟去哪,小弟便去哪。” 李仁宏尋思了一番,說道:“為兄現在不過一知縣,你要出職,也只得在我陽谷縣當個屬官,連縣丞、主薄、縣尉等佐官為兄也作不得主。屬官之中,典史最為權重,但又無缺額。以下便是教諭、課稅、倉廩、河泊、僧道會司等,都無甚實權。” 武植對去哪到也不在意,反正只要當了屬官,那便是大宋正規公務員了,相當于順利上岸。以后即便和宋江相見,也可鄙視他這個沒有編制的押司。便笑道:“教諭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 李仁宏捋須哈哈大笑:“那便委屈兄弟,先當個陽谷縣教諭。近日,為兄聽那青州缺了個通判,便準備下月再進京活動一番,先補了這通判將品級提起來再作計較。你到時也隨為兄過去。那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不過一靠裙帶上位之貪婪鼠輩,為兄自然能拿捏了他。” 武植也是大喜,青州可是個好地方,可操作空間又大了許多。 又是三日后,武植順利擔任陽谷縣教諭,順勢又將竺敬提成了馬兵都頭。 這教諭乃是一縣學官,掌文廟祭祀,管縣學、村學、私塾,教育所屬生員,類似于后世的縣教育局局長,手下管了兩個訓導、幾個小吏,往來街上,也會有人尊敬的叫一聲:“武教諭。” 平日里,這教諭基本無事可做。那縣學和孔廟合為一體,除考試的幾個月,生員幾乎都在家中自學。其他村學、私塾,也無需管理,人家本就自行運轉。即便有些什么具體事務,也是分派給手下人做,有些利益也讓手下人均分了去,武植是看不上。 馬弓手隊這邊,已招得滿員,自有武松、竺敬二人分領步兵、騎兵二都,武植銀錢不要命的灑下去,自然喂得膘肥體壯,練得弓馬嫻熟,有些個強軍的樣子了。 生意這邊,因有大把銀子激勵,甄良親力親為,不但將藥材產業經營得風生水起,還盤下了獅子橋等幾個酒樓,四五間綢緞莊、當鋪,也是風生水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