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說楊林快馬加鞭追廣惠,但說武植、竺敬二人一路也是慢驢加鞭提升速度,不一刻便出了野豬林。 行了半天,終于來到一處市鎮,二人找了一處小店對付了一頓,又找成衣店給竺敬買了身衣服,換下囚服。 接著,二人驢不停蹄的沿著黃河繼續西行。 讓武植吐槽的是,這驢太慢了,嚴重拖累了二人速度。這讓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換一匹跑得快些的驢。 還好竺敬雖是個武癡,但因已把武植當作了自家人,也會主動與武植搭話閑聊,說了好些個江湖往事、官場秘聞,一路也不算無趣。 當說道本朝奸臣,竺敬深惡痛絕:“東京有童謠‘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童貫、蔡京等六賊蒙蔽圣聽、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賣官鬻爵,實乃國賊?!? 武植卻是笑道:“這六人確是國賊無疑,但蒙蔽圣聽卻也難說。當今世道,朝堂烏煙瘴氣,對外軟弱無能,民間滿目涂炭,這難道只是六賊的錯?再說那花石綱,花石船隊過處,州縣供應錢谷和民役,甚至拆毀橋梁,鑿壞城郭,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流毒州縣者達二十年,這難道只是六賊的錯?再說說當今官員,高俅此等潑皮都能忝居太尉之職位,而兄弟這等大才卻只得亡命天涯,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在我看來,紫宸殿上那位和高俅不過一類貨色而已,哪當得起個‘圣’字?” 說實話,中國歷朝皇帝,武植最痛恨的就是北宋末年這貨。 這貨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 愚蠢如豬,貪婪如蛇,昏庸如狗,軟弱如蛆,關鍵是自己被牽羊一般牽去北方也就算了,但卻為整個大宋帶來了無窮的黑暗和苦難。 總結起來說,這貨叫趙佶,他就是個佶吧。 武植的話讓竺敬大為震撼,回憶自己先前在官場中的遭遇,越想越是心驚,感覺心中那座建立了十多年的“殿堂”正在逐步垮塌,先前還道自己久沐皇恩,但仔細想來,自己沐的是哪門子皇恩?久久沉默不語。 武植也不想一次給竺敬下太猛的藥,見竺敬興致不高,便岔開話題道:“方才你說那幾賊賣官鬻爵,又是怎么個說法?” 竺敬沉默了片刻,便給武植詳細講解了一番。 原來北宋冗官為歷朝之冠,究其原因,乃是為官途徑很多。除科舉外,還有納粟買官、門蔭補官、從軍補受、吏人出職。 科舉雖也時有舞弊,但終究插手的余地不多。而納粟買官是國家層面賣官,多是些虛位閑職,且都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官員們也搜刮不得多少油水。 后三種可操作的余地就大了,以門蔭補官為例,為了拉攏士人,宋時規定省臺六品以上,其他的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禮時,都有一次“任子”的機會,每次品級最低的可以蔭子或孫一人,品級最高的可蔭六人,而且不限于子孫,連門人都可以借機雞犬升天,自然就出現了對恩蔭資格公然叫賣的荒誕場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