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御史臺的職司,糾舉百僚,想來尚書不會認為兵部超脫百僚的范疇了吧?”范錚侃侃而談。“軍中的監軍,嚴格地,是在代行御史臺的職司。” “何況,此次是圣令、臺令齊下,尚書不會覺得,陛下也不該插手兵部吧?再,侯尚書怕是忘了一件事,你現在是吏部尚書,管兵部的事,不嫌手伸得太長了嗎?” 一頂大帽子,扣得侯君集雙目盡赤,卻真不敢否認。 雖是為舊部出頭,卻真的逾越了。 “查,安業城中,折沖都尉蕭灞毗,魚肉鄉里,常常以‘證明’為由,奪人家產、擄人妻女,逼得上千子民背井離鄉,向藍田關乞活。” “臣范錚,馳入安業城,城防約等于無,府兵劫掠嬉戲,折沖府吃空餉,府兵加輔兵,不足五百之數,戰鼓蒙塵,校場雜草叢生,折沖都尉蕭灞毗正劫民女而歸。” “為正大唐綱紀,令下府兵重整風氣,臣只能以蕭灞毗的人頭祭旗了。” 張阿難打開匣子,露出被啃得稀爛的人頭,饒是李世民、程咬金這種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老將,都忍不住吸了口涼氣。 侯君集咆哮:“蕭灞毗即便真犯了事,當誅,也不該受此折辱!陛下,臣彈劾侍御史范錚,辱將士尸首!” 范錚笑道:“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出這話,未免讓人看輕。此人頭,是在藍田關下,為流民哄搶,一人咬一口所致,有右武衛翊府右郎將鮮于匡濟、汶江縣侯在場為證。” 滿朝大臣都驚出了一聲冷汗。 欺壓民的事,即便許多大臣立身正直,總有子侄輩胡作非為,區別是嚴重與否。 蕭灞毗的遭遇,當拿回去告誡族人,勿行非法、廣施仁義! 當然,如禮部尚書李道宗,他就沒法廣施仁義了。 有些東西啊,他就得忌憚,除了本性惡劣的,有多少宗室是無奈之舉? 西漢的丞相蕭何,他真的愿意貪百姓的田地嗎? 侍御史唐臨,溫吞吞地出班,舉笏:“臣唐臨,彈劾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私自配良人為奴,擅取高昌王室寶物,致使交河軍軍紀渙散,人人皆取財物,唯阿史那杜爾部秋毫無犯。” “此風,不可長!” 咋,覺得御史臺好欺負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