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任人唯親,不大不是個毛病,多數(shù)人都如此,沒幾個圣賢。 但是,前提是不要出事,否則會連累一大片。 李世民嘿嘿一笑:“當(dāng)初朕未得大寶,張亮憑三百義子為朕聯(lián)絡(luò)各地豪強;如今朕臨絕頂了,他也如愿以償當(dāng)上國公了,義子的數(shù)目還漲了……” 張阿難面無表情:“勛國夫人李氏,本是巫女,聲名狼藉……” 至于下三路的話,張阿難不屑去。 但“巫女”二字,卻讓李世民想了很多。 “讓張亮閉門思過三日,給他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李世民終究還是念舊情的。 李元吉下手有多狠,李世民還是知道的,張亮付出的代價有點大,要不然憑停妻再娶,李世民就能削了他的官爵。 “司門司緊急奏報,藍田關(guān)下,上千流民乞求入雍州,討個活路。”張阿難稟報。 李世民愕然:“不對吧?山南道沒聽哪里遭災(zāi)啊!” 張阿難低眉順眼:“據(jù)司門司稟報,流民是從商州豐陽縣安業(yè)城而來。” 安業(yè)城離長安,也就是二百里左右,如果遭災(zāi),李世民沒有理由不知道。 即便是他忘了,張阿難也會提醒他的。 到了武則的萬歲通元年,安業(yè)城才從豐陽縣分離,自成一縣。 “不會又是哪個官員造的人禍吧?” 李世民總覺得,這個看似不可能的選項,好像才是最真實的選項。 相對前朝,大唐的政治要清明得多,官員也多數(shù)……不廉潔自律吧,好歹吃相不那么難看。 在家中休沐的侍御史范錚,被抓了差。 唐臨逗弄了一陣范百里,取笑道:“你可真是簡在帝心,去藍田關(guān)調(diào)查處置的事,一個監(jiān)察御史就能負責(zé)了。” 范錚干笑,九九六的黑心福報還是算了吧。 唐臨出門前,留下了一個巴掌大的金馬,范百里當(dāng)場喜笑顏開。 待唐臨走后,范百里神色變幻,范錚讀懂了娃兒的意思。 “是不是九塊九包郵的貨色?” 范錚輕輕拍了他一巴掌:“心眼多!唐公還不至于用贗品充數(shù)。” 這話足夠謹慎,只了唐臨。 贗品在這時代也很多,連李世民都被送了很多贗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