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是紅男綠女-《貞觀長安小坊正》
第(3/3)頁
“好詩!”
時任光祿寺良醞署從九品下監(jiān)事的舅兄杜官保,擊掌喝彩。
舅兄是個實在人,名字也實在。
“再來一首。”
聲音有點怪怪的,范錚想了一下,果斷猜出是杜笙霞捏著鼻子話。
“絳羅密幄護風沙,莫遣牛酥污落花。蝶夢不知春已莫,鶴翎還似暖生霞。”
“詩呈金字懷仙客,手印紅脂出內家。獨羨沉香杜娘子,清平一曲度韶華。”
【引自元·高明《和李別駕賞牡丹》】
這一次,生霞就是一個詞組,最后的“清平一曲”將杜笙霞的格調都抬高了許多。
真的,以“笙霞”二字并列的詩,真有一首,卻極不適合現(xiàn)在的場景。
范錚清晰地聽到了杜笙霞“咯咯”的笑聲。
“笑什么?待會兒你還要哭嫁呢。”
“不要!”
幸好杜笙霞不是那么矯情,非要三首催妝詩,直接將閨房門打開了。
要不然,范錚還得撓頭,其他有這二字的詩詞,要么意境完全相悖,要么長長長。
唐朝的綠女這一點沒得錯,上至一品、下到庶人女,婚服都是青色。
區(qū)別是:
庶人女著花釵禮衣,釵是金銀涂色,青裳、青腰帶、襪、皮履,都需要自制。
伱沒看錯,禮部的規(guī)定就是自制。
六品以下的妻女,著的是婚嫁花釵禮衣,釵覆笄,兩鬢飾金銀珠寶,大袖連裳青衣,素紗中衣,點綴的色彩是朱標,衣裳有邊飾,蔽膝、大帶、青衣帶、襪、皮履。
覆笄是指發(fā)簪插到編起的頭發(fā)上,朱標也跟老朱的兒子無關,是一種傳統(tǒng)的色彩。
更高的品級就不用細了。
女子婚嫁禮衣,還有一個人性化的規(guī)定,夫家、父家,誰的品秩高,依誰的規(guī)格。
女子初嫁,允許著阿娘的服飾拜謁祖廟,即阿娘是外命婦的話,女兒可以在特定時間穿她的細釵禮衣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
著了婚嫁花釵禮衣有杜笙霞,再搭上青春活力的面容,新月眉微彎,睫毛眨動,眼里滿是喜意。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阳新县|
桂阳县|
大新县|
凌源市|
新乡市|
同仁县|
乌拉特前旗|
凤翔县|
金溪县|
海淀区|
新沂市|
湛江市|
石渠县|
岚皋县|
突泉县|
灯塔市|
彩票|
佛坪县|
德州市|
道孚县|
静乐县|
南木林县|
湟源县|
浮山县|
南丹县|
宿松县|
岗巴县|
祁门县|
错那县|
金溪县|
永平县|
金山区|
兴文县|
新沂市|
东明县|
旬邑县|
集安市|
焉耆|
阿城市|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