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六章 杏花村-《貞觀長安小坊正》


    第(1/3)頁

    (祝大家新年安康、快樂!)

    三月三。

    踏青二三月。

    柳已經綠了,百鳥縱聲歡歌,彩蝶翩翩飛舞,野草都洋溢著清香的氣息。

    身為長安城三大正門之一的啟夏門,自然是車水馬龍。

    還好啟夏門足夠寬敞,一溜通行載貨的馬車、出入的行人,一路通行騎著驢的士子、乘奚車肩輿的仕女,互不耽誤。

    按說小娘子還應該戴羃籬、帷帽之類的遮掩一下面容,可風氣漸漸開放的大唐,不知道是不是過于自信,除了出遠門,竟很少戴羃籬了。

    出遠門戴羃籬,除了所謂的安全、禮儀,最重要的一點是:防蚊蟲。

    綠色環保無污染的大唐,蚊蟲同樣很環保。

    士子們搖頭晃腦,不時掉一下書袋子、吟兩句自以為高明的詩句,期待能得哪位小娘子青睞。

    詩風盛行、武功盛行,是泱泱大唐的風采。

    不能向刀槍中取風流,便向詩書里道離騷。

    詩才固有高下之分,但基本在水準之中,能拿出來獻的,多少有那么一點成色,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

    這個熱鬧、沸騰、包容的國度,流傳于后世的好詩無數,但更多不是太出彩的,慢慢掩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詩除了博小娘子回眸一笑,還可以為士子揚名,或者成為向達官貴人行卷的資本。

    因為科舉方興未艾,經驗不到位,考卷不是糊名的,考官個人印象難免有加減分的可能。

    比如卜某向考官府上投過行卷,考官評卷時一看,哎呀,這個人我有印象啊,原本中上的評級,變成上下,情有可原吧?

    雖然武德年間,確實是允許讀書人,不是必須經本地官府推薦才可以參加科舉,準“懷牒自舉”,但想成績好一點么,當然還是得入鄉隨俗,向達官貴人行卷。

    哪怕這位達官貴人不負責科舉,但誰還沒幾個同僚嘛。

    道左,草坪、木臺,旁邊一塊巨大的山石,上書三個飛白體大字,“杏花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天等县| 扶绥县| 泰宁县| 横山县| 蒲江县| 许昌市| 嘉鱼县| 汶上县| 关岭| 泗阳县| 子洲县| 南皮县| 永靖县| 泾源县| 巴塘县| 叶城县| 海原县| 正宁县| 格尔木市| 宁津县| 成都市| 汉阴县| 庆安县| 安义县| 蛟河市| 海门市| 中山市| 浮山县| 通辽市| 新泰市| 广昌县| 镇赉县| 娄底市| 沁水县| 舞钢市| 余庆县| 方正县| 芦山县| 怀仁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