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說得也有道理,我不好反駁,”張韓搖了搖頭,最終選擇帶上他。 自從在鄄城衙署吃兩餐后,典韋慢慢的接受了張韓并非是“嫌棄他吃得多”這件事,因為曹府里面的吃食比張韓府邸里要豐富,還有瓜果。 所以他對吃的要求,已經逐漸從“吃飽”變成了“吃好”,這甘公一聽就是當地大儒,家中有累世的財富。 小沛餓殍遍地了都還能吃上雞鴨魚肉的那種狗大戶,所以典韋特意又帶了四名武藝極強的兄弟,來護衛他。 他護衛張韓。 張韓自己還有一巴掌拍斷案幾的氣力和不亞于高順的武藝,這樣大家都可以放心吃喝。 典韋已經逐漸愛上了這種宿衛的感覺,若張韓是個體魄羸弱的文士,他可能會很累,但張韓不是,甚至有時候典韋總覺得,某些時候先生還能宿衛自己。 甘公在小沛的府邸很大,占據內城一條世族居住的街巷,到之才聽小廝介紹,這是一個宗族在此居住。 老一輩現在聲望最隆,門生故吏最多者,就是甘公,在宗族里還有很多人,有的是一村的豪士、有跑商的商賈、有城內糧商、也有做小吏的年輕人。 在小沛這個地方,甘氏就是人脈通達、家底雄厚,是一顆參天巨樹。 無論怎樣風雨飄搖、枝葉凋零,它的根是足以牢牢地抓住地底,不斷吸取養分的。 也就是所謂的,老樹盤根。 甘公是個白發蒼蒼,略顯佝僂的老人,精神矍鑠有仙風道骨之感,見到張韓也是面帶微笑。 整個宴席很簡單,就是相互結識,并且贈送張韓一些錢財、帛布,乃至書籍,以酬謝他進言仁政攻徐。 同時言語試探張韓的品性,從而判斷他的未來能否成為從登大臣,不過張韓應對得很好,沒有泄露軍機、沒有被甘公套話,并且言明自己的志向。 “在下,的確貪圖功名,但卻不是為利祿,為的是天下百姓得以安寧,為當世回歸鼎盛,為我漢人江山能再由割據轉合。” “正因如此,方才會心存仁義,如履薄冰,日日力勸主公不可丟棄仁德。” “走兵伐霸道,至最后當然也能復土攻伐,可真正令天下歸心的,一定是至仁至義至德者。” “夫戰法為平亂之道,治國有方才是安定民心的根本。” 張韓也不知道說得對不對,反正瞎一通亂說,先乎出來再說,反正是過來收禮的,心態要擺正,說錯了也無所謂,老甘公又不是曹老板,管不了我升遷的事。 典韋聽得連連點頭,感慨附和中將一大塊肉塞進嘴里,而甘公則是輕撫胡須,面帶微笑的審視著他,對張韓的話頻頻點頭。 “伯常宅心仁厚,心性赤誠,難得啊。” “當今世上,還能有你這等足智多謀,又能推行善政的年輕人,也是無比難能可貴。” “老朽,再敬伯常一觥,替我小沛、替徐州、兗州百姓多謝伯常。” “甘公謬贊……” 張韓回以一禮,雙方親切友好交談到了后半夜,也沒再多生事端,而在宴席結束之后,甘公以張韓酒醉,想留他在府上過夜。 在挽留的時候,甘公的語氣較為誠懇深沉,讓張韓略感意外,但一看表情,眼中似乎另有他意。 張韓心里動了動。 難道還要給我錢?他這眼神恨不得像是要在我后腦勺連拍三下,讓我后半夜到他房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