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序 章-《龍血竭》

    飯后小聚時,朋友們總是勸我把這件事情給寫出來,我一直覺得很難,我反復更改過很多次,最后在朋友們的連續催促下完成了初稿。回憶里的一幕幕畫面,讓此刻的我,不由得皮膚發麻,心生后怕。然而我又繼續推筆輸新,一更推一更;掀章入舊,一夜掀一夜。并且用熟悉的筆墨,來講訴我曾經歷的事。

    我叫趙沐,幼名三木。道上的人都管我叫沐總,我覺得“沐總”的叫法太正式,也太普遍,我內心里是不大喜歡的,家里堂口的人都叫我三木哥。接下來講的故事都是我親身經歷的。我的主要職業是考古學院在校研究生,給導師做載文的研究學者。我的另一個身份就是外八行里的首席行當。

    所謂的外八行是三百六十行之外的八行,有“金點、乞丐、響馬、賊偷、倒斗、走山、領水、采水。”這八行都是偏門,都不是正當行業,在三教九流的社會中衍生,被稱之為五行三家。金點、響馬、倒斗被稱為三家,期中倒斗是這八個行當中最大的一個。

    “倒斗”其實就是盜墓,盜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為不同的派別: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卸嶺力士”與“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從稱謂上便可以看出來,“卸嶺”采取的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而“摸金”則更注重技術環節,現在的盜墓者多采用技術設備和手藝,也會借助考古的儀器來輔助自己的技術。

    “考古”這個名詞我們很早就聽說過,但是它的源頭大家可否知曉。中國在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東漢)已有“古學”這個名詞,用來泛指研究古代的學問。到了北宋中葉(十一世紀)時,誕生了一門研究青銅彝器和石刻的學問——金石學,即考古學的前身。這時候“考”“古”二字也開始被連用。在近現代隨著從歐洲的語言翻譯過來的“考古學”就成了現代的術語名詞。

    “倒斗”和“考古”怎么看都不是一回事,不能相提比倫,后者可以為歷史的發展奠定基礎,傳承接班人。前者則是為一己私利,甘冒風險。但是往往都是倒斗為考古奠定了基礎,一個古墓如果被土夫子先開個頭的話,那么接下來就是考古研究人員的事情,并且會把尾收的很好。一個好的開頭,一個好的結尾,讓事情會順其自然的發展下去。

    不管是“倒斗”還是“考古”都離不開一個“墓”字。全世界有著很多很多的墓,中國是擁有墓葬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的帝王墓叫著陵寢或者是陵塚。在春秋以前,墓上是沒有墳的,埋葬后是平的,不僅文獻記載如此,而且考古發掘也是如此。墓上有墳是在春秋末期,墓上有陵是在戰國時代,據文獻記載這個時期的七個國家的統治者都把墳造的很高,稱為“陵”。就是山陵的意思。在戰國時期第一個有“陵”的是趙肅侯十五年(公元前三三五年)造的壽陵。而后其他國家也開始稱為“陵”。陸續后期在墓上建造許多的建筑,成為陵寢。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及日本學者紛紛派遣探險隊到中國境內進行考古及探險活動。這一時期,外國學者在中國境內的考古大多屬于劫掠性質的。如敦煌石室之古物,斯坦因(m.auralstein)于光緒三十二年到xj,因聞敦煌石室發現古物,乃于次年五月二十一日至千佛洞,與該寺主持王道士勾結,以寫本裝了二十四箱,藝術品裝了五箱,偷運到了印度和英國。第三次又到敦煌運走了寫經五百七十卷。法國人伯希和(paulpelliot)亦到敦煌運走了六七千卷。致使敦煌寶藏七零八落,頗有當時人所謂“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之感。不僅是敦煌一處,外國學者在我國西北和邊疆地區,趁中央政府無力監管之際,大肆盜掘并偷運出境。如德國人格路維德(albertgrumwedel)于光緒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二次共得四十六箱古物;勒可克(albertvonlecoq)于光緒三十年至民國三年共得三百九十七箱古物,俄國人柯智祿夫(captainp.k.kozloff)鄂登堡(s.oidenburg)于光緒三十三年至民國十四年在張掖、吐魯番等地,掘走古物頗多。美國人安竹斯(hapmanandrews)在蒙古搜集化石,最后一次將八十余箱化石偷運出境時在張家口被扣留。此外日本人小牧實繁在張家口,駒井和愛在山東均盜掘古物而去。所以夏鼐后來評價這些外國考古學者在中國xj和甘肅西部所進行探險工作時說:“他們以考古工作為名,有的掠奪中國古物,有的更有覬覦中國領土的野心。他們也做了一些考古發掘工作,但是他們的目的既不在此,他們所使用的發掘方法也極原始,是西洋十九世紀初期或更早的那種方法。”這表明這一時期外國學者的考古工作對中國考古學的成長正面影響是較小的,但在負面上可能刺激到中國學者急于建立中國自己的考古學的愿望。1919年1月11日,國史編纂處名譽征集員馬衡在《bj大學日刊》上發表《通史材料征集議》,說:‘近年地層發見非不多也,而人民視為利藪,官府置若罔聞,操縱之權,司之牙僧。一器一物之出上,國人尚未及知,轉瞬已入外人之手。虎倀鬼蜮,言之痛心。推原其故,實國家無保存之方有以致之。’”

    以上引號部分由(黃海烈《學燈》第九期)引用史實,黃海烈(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長春130012)

    這一時期日本、印度、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等國家的學者都以考古及探險活動來遮掩劫掠性質的骯臟,引起了中國各界人士的關注與批評,在刺激下的中國學者們在1916年成立的地址調查所,是開啟了中國近代考古學研究的先河。

    中國自古就有盜墓狂人,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河南與陜西等省份的手藝人也感受了外強欺辱,遂暗成一派,因為手藝人南方人頗多,常常也只在南方倒斗,所以后人稱之為南派。盜墓者有南派和北派之分,手藝也多有不同,但是北派的人很少見,也許后期勞動力南下的緣故。南派與北派都被稱為大陸派系,因為有一些華僑與華裔常年在海外,同樣依靠著手藝過活,被稱為海外派系。

    中國內陸倒斗以南派為首,雖然沒有具體的派系結構,沒有公司的職務職權,也沒有先進的設備儀器,但是南派內部十分的神秘,分支也各省繁密,一直是根深蒂固之勢,取得的成果也是很成功的。政府采取的任何的措施也沒有傷到南派的一絲一毫。

    海外派系大多數都是以公司的形式掩人耳目,作為外部擺設的空架子,內部多以組織或者是雇傭兵的形式進行盜墓分贓,因為擁有著先進的技術力量,所以在海外一直都很成功。

    內陸和海外派系雖然聯系的甚少,但是近些年外強國家又開始蠢蠢欲動,使得國內外的華人,華僑們再次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外來勢力和侵略者。讓他們由來無回的都埋葬在我們的古墓里。

    說到這里一定要說一下“九門八行”,八行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八個行業,這八個行業雖然屬于偏門,與三百六十行不相往來,八行之間也不相往來。但是八行彼此之間還是存有一定關系的,隨著大千世界的變化,時間推移。河南與陜西為主要的省份中的外八行行當的人,逐步演變成了一個虛存實無的組織,被九個家族共同牽引著。外八行隨著演變有一些行當已經不存在了,最后以最大的倒斗行當為主,其他行當為輔形成了一個新的組織勢力“九門八行”。

    故事才剛剛開始,三木會有什么樣的探險故事呢?故事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呢?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真實的嗎?沒有看到的就一定不存在嗎?“龍血竭”又是什么東西......一系列的問題盤旋腦海。此刻,我又想起了很多不改面對而又真正面對過的事情。一陣陰涼后,穩緒定神持筆繼續推新更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古浪县| 六枝特区| 东乌| 扶绥县| 古交市| 秭归县| 固原市| 东港市| 庆云县| 博乐市| 黄浦区| 淮阳县| 渑池县| 马关县| 谢通门县| 彩票| 富阳市| 德清县| 绥芬河市| 蒙阴县| 建昌县| 衡水市| 西盟| 霸州市| 噶尔县| 定安县| 浦江县| 德江县| 会泽县| 肥西县| 清镇市| 文登市| 盈江县| 海门市| 牟定县| 南汇区| 兴海县| 定陶县| 长沙县| 邻水|